制定统一证据法典并不漠视在法律属性和效力等方面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之间的区别,笔者始终主张必须根据不同性质的诉讼案件适用相应的证据规范和规则。笔者主张制定统一 主要情形:(1)刑事被告人口供的补强。只有口供却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2)证人证言的补强。比如,未成年人所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2.html -
了解详情
司机,显然会对该证人证言的可靠性判断产生较大影响,而通过电子警察所记录下的肇事车的车速却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2) 证据提供者的身份与动机 证据提供者 1998年《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7条对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证明力进行了规定:“判断数个证据的效力应当注意以下几种情况:……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5.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的交叉询问势必成为法庭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因而,无论从实现实体公正还是保障程序正义来说,证人证言的都有着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 ,这是证人作证经济补偿制度中最主要也是争议最大的问题。虽然民事诉讼中对此已经有了相应的规定(前述《证据若干规定》第五十四条),但这个规定并不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1.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今后在法庭审理中使用的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对证人证言的收集应当排除传闻证据。因为证人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他对案情的了解是凭借其感官在案发 对案情的直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证言的客观性和关联性,保证判决的公正性。对于已经收集的传闻证据,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排除其法律效力。(3)一方当事人可以就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2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证人应为自然人,排除了单位作证。因而侦查人员或侦查机关不符合证人证言的主体要求。而如果将其“转化”为书证,也不能自圆其说:一是其表达方式为 :“亲历”部分虽具有客观性,但形式不合法,也不具有证据效力。同时,《案发经过》中起拾遗补缺作用的“亲历”与“传闻”混杂在一起,旁人难以分辨;又与“认识”交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5.html -
了解详情
的口供,在受贿案件中是供述,对行贿案件来说又成了证人证言。行贿人亦是如此。证据的双重性对行贿人的影响非常大,会使其产生心理压力,抑制作证意识。所以, 都不是证据,不能用来证明案件事实。其次,贿赂犯罪证据主要是人证,如果确认程序违法材料的证据效力,将会助长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1.html -
了解详情
交付的情况下,仅凭双方达成的借款合意的书面证据,不能认定双方之间的借款合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对于出借人提供了借款人出具的收条等凭证证明已经实际交付借款 诉讼法的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特别是对于客观证据较为薄弱的案件,更要注意甄别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合法性,避免证人与当事人之间因利益牵扯等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812.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不当询问,更是容易误导证人,有失证人证言的客观性。所以,询问证人的权利只能赋予控辩双方,而非法官。 3.违反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裁判原则要求裁判所依据的证据 庭审出示的行为本身就包含了法官对其证据效力的肯定,再交由控辩双方举证无意义。并且,无论控辩哪方出示了该证人证言,若经过质证,双方都认为不应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070.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不当询问,更是容易误导证人,有失证人证言的客观性。所以,询问证人的权利只能赋予控辩双方,而非法官。3.违反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裁判原则要求裁判所依据的证据 到庭审出示的行为本身就包含了法官对其证据效力的肯定,再交由控辩双方举证无意义。并且,无论控辩哪方出示了该证人证言,若经过质证,双方都认为不应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2655.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不当询问,更是容易误导证人,有失证人证言的客观性。所以,询问证人的权利只能赋予控辩双方,而非法官。3.违反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裁判原则要求裁判所依据的证据 到庭审出示的行为本身就包含了法官对其证据效力的肯定,再交由控辩双方举证无意义。并且,无论控辩哪方出示了该证人证言,若经过质证,双方都认为不应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97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