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工会法》第21条规定,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但是,对于工会未尽到支持 救济资源的角度考虑,法院应当列入审理范围;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虽然分别适用于劳动争议处理的不同阶段,但目的是同一的,故在起点、期间和后果上都应当保持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85.html -
了解详情
为一家公司看守一栋大厦,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也从未补发节假日加班工资及延长劳动时间工资,24小时吃住在大厦。当公司因故解聘这名保安时,保安以公司 中断的事由,势必造成一旦发生了劳动争议,为担心超过仲裁时效,当事人纷纷放弃调解而立即申请仲裁的局面。这不仅增加了仲裁、诉讼的压力,也不利于迅速及时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05.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 按照约定处理。 第五百九十四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第二分编典型合同 第九章买卖合同 第五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8060.html -
了解详情
第八十二条规定: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也就是说,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时效是劳动争议发生之日60日。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而不再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而劳动部的这一解释,却忽视了这一变化。 第二,按照通常理解能力,有三件是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82.html -
了解详情
预约和解制度、人民调解组织、人民陪审员先行调解机制等。1借鉴英国民事诉讼中的诉前议定书制度(Pre-action protocols),建立诉前和解制度。对于医疗过失 仲裁工作。第四,劳动仲裁机构完全按照《仲裁法》的要求设立和运作。 3.全面完善仲裁程序,特别是将劳动争议的申请时效延长为2年。 (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6.html -
了解详情
期间会有不同。 对于劳动争议案件而言,除了适用一年的时效(不考虑特殊情况,则是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外,当劳动 。 法定代表人陈某,该公司总经理。 原告梁某与被告南京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补偿金纠纷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1978.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其他组织、个人合伙,也可以是自然人(俗称“包工头”),但从事建筑业劳务作业的农民工不属于实际施工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 》第82条规定的仲裁申请期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之后,应适用该法规定的仲裁时效。(八)关于加付赔偿金的处理问题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886.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其他组织、个人合伙,也可以是自然人(俗称“包工头”),但从事建筑业劳务作业的农民工不属于实际施工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 》第82条规定的仲裁申请期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之后,应适用该法规定的仲裁时效。(八)关于加付赔偿金的处理问题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665.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 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当事人超过时效申请仲裁的,将不予支持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3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不服则需提起行政诉讼;所处理案件原则上不受时效约束。 二、关于一裁终局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4、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 发生的争议。对于第一类案件,一般应当以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各项请求的总金额为标准确定是否属于适用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于第二类案件,该类案件一般不涉及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