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将丁送至甲处,发现丁已死亡。本案中甲是否对丁的死亡负刑事责任?这一问题涉及到共同犯罪故意是否要求对一切具体行为都有相同认识。一般认为,共同犯罪意图是犯罪 ,难免会伤及吕的家人。但李某却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对吕妻可能会受到伤害,甚至会被致死的危害后果采取了放任态度。因此说,吕妻的死亡并没有超出李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91.html -
了解详情
所得收益罪是常态化的案件类型。 类型 年度 盗窃罪 抢劫罪 抢夺罪 故意伤害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诈骗罪 窝藏罪 强奸罪 寻衅滋事罪 总计 2008年 12 11 5 7 1 趁被害人韦某不备之机,将一只白色小手机包抢走,包内有仿索爱牌白色滑盖手机一部。 另一类是学校。特别是初级中学和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16.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般认为,如果仅有轻伤的故意,而实际上又未造成伤害后果的,不以犯罪论处,即不以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犯论处。⑧但是,如果明显有 在违反善良风俗的场合,才具有违法性。(21)日本最高裁判所曾就基于承诺的伤害是否构成伤害罪的问题指出:不仅要按照存在承诺这种事实,而且要根据取得承诺的动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9.html -
了解详情
是犯罪的基本社会属性在法律中的表现形态,同时也是理解预备、未遂、中止以及共同犯罪等犯罪表现形态和每一种具体犯罪构成的前提。因此,在各国刑法的犯罪论体系中 一刀这一客观事实,在认定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有何种故意或过失(即如果不先确定某甲主观上是否有伤害、杀人或危害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故意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65.html -
了解详情
个有共同犯罪行为,第二个是要有共同犯罪故意。那么共同犯罪行为如果没有,就不能成立共同犯罪;如果有了共同行为,但是没有共同故意,仍然也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活动必须要经过控辩双方的庭审,一个是指控,一个是辩护,最终由法院来裁量是否有罪。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对于一个案件尽管我们可以发表意见,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1.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但是由于p值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因此,不能认为共同犯罪是适用死缓的消极因素,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积极因素。 (4)数罪 无的中国来说,我们也许更应该有一些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鉴于人民法院二五改革纲要第11条也提出要制定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毒品等犯罪适用死刑的指导意见,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78.html -
了解详情
共犯,所谓任意的共犯,是指在法律上预定为单独犯的犯罪,由两人以上共同实行的情况,[5]例如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时,所预想的是一人故意伤害,当 上存在疑问,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认识聚众斗殴罪的性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聚众斗殴罪是否都是共同犯罪要看聚众斗殴罪中是否存在首要分子或其他积极参加者在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24.html -
了解详情
参照1996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来认定故意伤害是否造成严重残疾。工伤标准将残疾分为十级。其中的一、二级为特别严重 被害人身体器官大部分缺损、器官明显畸形、身体器官有中等功能障碍、造成严重并发症等等。 关于特别残忍手段。在故意伤害犯罪中,不是对所有致人重伤并造成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44.html -
了解详情
和意志应视为共同故意之范围。 第三,实践中,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超出共同犯罪故意范围,一般应当以帮助犯和正犯是否存在明示或默示的内容为标准。通常实践中,行为的显性 精神上予以壮势,尽管两人对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的报复犯意没有明确,也不能确切证实,但丙对甲持刀前往报复将产生的结果,即有可能致人死亡的后果是能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85.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故张某的行为应构成故意伤害罪(预备)。 第二种观点:被告人张某的 身体健康致人轻伤的处罚规定,从此条规定可以看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是故意伤害罪够罪的条件,即故意伤害罪是以伤害结果是否构成轻、重伤或死亡来定罪。本案张某雇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