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义务冲突免责的根据,笔者同意把义务冲突不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定位于缺乏期待可能性。理由是:无论是两难境地也好,紧急状态也罢,其实质都是将行为人置于一 ,相当于“超规范的义务”,而“超规范的义务”应当说更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所以,履行这一义务无疑就是行为人正确的选择。因此,笔者建议,针对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7.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的目的。当法官直接依据法律条文作出的判决结果与一般人的社会常识、合理期待强烈冲突时,法官就应该特别慎重,并从刑罚的目的角度进行法理上的求证。 舒国滢:《在法律的边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63]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核心在于法不强人所难,其主旨就是在于对处于国家法律的强制压力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082.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由于这种情形一般处于紧急的状态,因此,也存在对于行为人不实施反击行为的期待可能性相对较低,而存在适用刑法有关减免条款的余地。也就是说,在这种紧急状态之下,由于 可能性相对较低,那么,在防卫过当的情况下也一样,应当将此种情形理解为在防卫过当的情况下刑罚的裁量减免的根据,即使是不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5.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建造的住房有火灾危险,后来的确因为有人故意放火而发生火灾,这场没有预见可能性的火灾不属于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考虑范围,在这种情况下,鉴于他人的故意行为造成 。行为人不仅有相关注意义务而且有相应的注意能力,却可期待地不注意,即具有避免违法结果的期待可能性。 ○3这里的单向转化是指被允许的危险会随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2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无非就是一种需要排除的东西,因为犯罪行为扰乱了法律上保障其合法性的期待。[12]也就是说,犯罪是行为人表达了自己一个不被社会接受的意义设定,或者说是行为人 必须答责的表达,而每一个缺乏责任能力、不可避免的有欠缺的不法认识或者缺乏期待可能性,都将交往上的重要意义转化到一种仅仅特殊的、偶然的和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1.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实质能够体现法律的人性化。 (二)亲属容隐制度符合期待可能性理论 所谓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适法行为。期待 因为考虑到法的人性化特性,且考虑到亲属间难以割舍的联系所涉及到的 期待可能性问题,将亲属容隐制度的主体范围上比照刑事诉讼法作出适当扩大,即借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92.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见解与Jakobs确立之规范论的基本观点相当:「犯罪就是反对文明社会的期待,罪责就是对意欲错误的归责」。Jakobs进一步指出:「规范是强制力的拥有者 ,洗钱罪的保护法益与其犯罪前行为不同,自无抵触不罚后行为及无期待可能性的法理 [103],或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104]。但对于不自证己罪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05.html -
了解详情
去规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的损害,这和无责任能力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2.无期待可能性说。该学说基于康德的相当理论,认为紧急避险行为的法律责任因无法期待行为人 承担保护义务的他人利益的紧急避险。笔者建议,我国的紧急避险正当性依据应当以期待可能性说为基础,以法益衡量说为补充,在我国,紧急避险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969.html -
了解详情
学界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 责任阻却事由说 从理论上来看, 期待可能性时义务冲突属于责任阻却事由观点的基础, 是综合多种因素从总体上进行 差异性, 也没有考虑各自的特殊性。两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是否有选择行为的可能性。 在紧急避险中, 行为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或公共的法益, 不得已侵害其他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4476.html -
了解详情
学界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 责任阻却事由说 从理论上来看, 期待可能性时义务冲突属于责任阻却事由观点的基础, 是综合多种因素从总体上进行 差异性, 也没有考虑各自的特殊性。两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是否有选择行为的可能性。 在紧急避险中, 行为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或公共的法益, 不得已侵害其他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3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