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权利。如前所述,未发表的未许可演绎作品符合作品的独创性特征,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因此,任何人(包括原著作权人)不得擅自使用该演绎作品,否则 第三人擅自使用演绎作品后获得法律保护的补救性权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著作权法》应明确规定:演绎人不得发表或公开使用未经许可创作的演绎作品,但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058.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通则》专节规定了知识产权 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年第一次修改) 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 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的,应当在报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583.html -
了解详情
原设计师认为侵犯著作权起诉。当然法庭都没有支持设计师的请求。美国和日本的著作权法都明确规定了这种情形下的物权优先原则。美国《1990年建筑作品版权保护法 以任何有形媒介表达体现的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建筑方案和设计图。 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将建筑作品定义为: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47.html -
了解详情
。 二、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类型和构成要件 (一)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 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凡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权法 直接的打印,因此符合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要求。因此,网络作品符合《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有关著作权及作品规定,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2、损害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54.html -
了解详情
。[14]著作权也不例外。而所有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对作品进行限制的一种著作权限制制度。在这种制度中,法律首先以专有 第111页。 [11]参见《P2P技术全攻略》 [12]参见吴汉东:《美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合理性判断标准》, [13]参见黄勤南:《知识产权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34.html -
了解详情
的区别,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或其在创作过程中有创造性的选择。[1] 德国著作权法对作品创造性的认定标准亦要求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并且有创作高度的要求 知识产权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 李明德 许超:《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32页。 [11] 参见命题作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35.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形式是相片(含底片)。摄影作品被单列为一个作品的类型,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然而,并非任何人拍摄的相片都可以称为“摄影作品”,其判断标准是 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可见,“作品”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首要条件是具有“独创性”,亦称“原创性”。各国法律几乎无一例外地规定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2.html -
了解详情
着受保护的表达与不受保护的表达之分。在对作品中的表达进行分析时,还涉及著作权法中的其他重要学说,如“思想与表达的融合”(themergerofnecessaryexpressionwiththeideaexpressed)、“通用元素”(scenesafaire)以及“公共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81.html -
了解详情
版,第111页。 [11]参见《P2P技术全攻略》载www.P2Psky.com [12]参见吴汉东:《美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合理性”判断标准》,载//www.privatelaw.com.cn/cgi-bin/sxwd/view1.asp?pageno=4id=597. [13]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70.html -
了解详情
三民书局1998年9月,第109页。 [14]商建刚:《试论我国网络版权的侵权问题——兼论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天天网摘2000年8月30日, //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2/2519.html 中国法院网·郭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