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清案件事实、证据,与侦查和起诉阶段的查清案件事实、证据,是两个易于混同的概念。一方面,由于现代刑事诉讼均要求避免法院审判的先定后审,因此要求 。 [5]参见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4年第50号决议批准的《保护面临死刑者权利的保障措施》第4条的规定。 [6]参见新华词典编纂组编:《新华词典》,商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0.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 三、量刑程序中当事人权利的保障 (一)量刑程序中的被告人 在量刑程序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辩方的权利尤其是证明权。在刑事诉讼中,我们通常较为关注 审慎考虑,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被害人参与的性质是权利。在量刑程序中保障被害人的参与权是对其权利的尊重,并非强制其参与。既然是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44.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其基础必须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刑事侦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搜集证明案件事实,如果允许侦查阶段适用刑事和解,办案人员就可能着眼于和解而忽视证据的搜集 ,如贪污贿赂犯罪等。据此,适用刑事和解案件可能集中在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中,当然,也包括少量有直接被害人的其它犯罪案件中。考虑到法的承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6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沉默权,不仅符合刑事侦查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无罪推定原则要求,而且也是人权发展的保障。第一,沉默权是我国宪法暗示的权利。沉默权是一种 中律师在场制度,保证律师参与讯问程序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可以介入侦查阶段。但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对侦查活动参与范围十分有限。辩护律师除了与在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69.html -
了解详情
许多案件中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共同取向。 (三)现代法治是刑事和解的法律基础 现代法治倡导契约自由、人权至上。随着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对刑罚报应论的否弃 公诉程序进行处理。 之所以选择审查起诉阶段进行刑事和解是因为:其一、与侦查阶段犯罪事实尚未查清,且公安机关不具有犯罪的刑罚处置职能,当事人“和解”后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127.html -
了解详情
就应当另行组织一个质证程序,以使证人接受控辩双方询问、质证。在庭审中侦查、起诉阶段制作的证人笔录,只有在需要唤配证人记忆或证人在法庭作证与先前陈述不一致 任何人都不得定为有罪。第八十四条至八十六条规定: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91.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后,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平等保护刑事当事人合法权益成为刑事司法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对于关乎刑事被害人生存权利的附带民事赔偿问题,除立法和司法 构想:首先,应将财产保全措施提前至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其次,改革我国诉前财产保全制度。三是合理配置公安司法机关的权限。2、适用先予执行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55.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就明确了非法获取的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虽然此规定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障人权、规范侦查中 审判乃至诉讼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侦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侦查阶段收集到的刑事证据几乎毫无例外的进入了审判程序。这一现状与我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70.html -
了解详情
其近亲属以及被害人提供的证人还须检察院、法院许可),才能向他们进行调查。这种“诉讼阶段论”,必然造成担当搜集证据查明事实责任、采用行政性手段的侦查阶段在案件 ,是维护法律秩序的基本保障;法院以解决社会冲突为使命,是社会关系最稳定的调节器;法院的个案处置功能和终局性作用,使其成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屏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3.html -
了解详情
,难以立刻转变,由此出现了实践中私下变通、曲解刑诉法内容的情况。如对于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很多地方借口案件涉及国家秘密不予执行,即便允许会见 精神相背离,确有调整的必要。2.强化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处于被追究地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事程序中人权保障的主要对象,对他们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