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定单位成为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那么只能就手段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能追究目的行为的刑事责任,不符合牵连犯的构成原则。 (二)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本 推定,经发卡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既是行为的一个客观方面,又是推定非法占有目的的重要依据。区别行为人是主观恶意的拒不归还还是存在合理的客观因素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39.html -
了解详情
人中只有一个犯罪的,这时持有关系的认定也是十分困难的。 (二)从非法占有目的与持有财物的时间先后关系来区分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在产生 几类: 委托关系:行为人基于委托关系持有他人财物。这种委托关系中,委托人出于一定目的,基于委托人的信任,将某一事物交给受托人完成。受托人由此而获得在委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664.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性角度分析,提出贷款的数字不能直接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而只有行为人占有的贷款数额才能比较确切地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至于贷款诈骗罪中的数额 是一个主观特征,不能单纯以借款人能否履行归还贷款义务作为判断借款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标准,而应当以借款人是否符合法定资格、法定条件和履行法定义务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45.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刑法没有规定骗取债权罪,对乙的行为只能宣告无罪。这便有悖于刑法保护法益的目的。 [20]既然如此,在立法解释明确指出刑法上的信用卡不同于银行法上所指的信用卡的情况 余元后,迅速逃到外地躲避,一年之后才被抓捕归案,其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十分明显。其外逃不久后,即得知银行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在与银行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41.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目的,因而其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 无论何种形式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都是其必备要件。诈骗犯罪是一种贪财性犯罪,行为本身就暗含了 两种行为表现,一是完全模仿真实信用卡的质地、模式、版块、图样以及磁条密码等非法制造信用卡;二是在真实信用卡基础上进行伪造,如在空白信用卡上输入其它用户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13.html -
了解详情
)单纯抢夺他人财物,成立盗窃罪;因为盗窃并不限于秘密窃取,相反包含了公然侵害占有的行为;①(2)如果利用行驶中的汽车、摩托车夺取他人财物,被害人不 目的”使得盗窃罪与挪用资金罪相区别,后者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非法占有目的;“违反被害人的意志”使得盗窃罪与诈骗罪(以及职务侵占罪中的骗取行为)、敲诈勒索罪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47.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其他方面进行阐述,使两者的区分成为以客体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所有权 占有 客体 盗窃罪 侵占罪 盗窃罪和侵占罪在理论上区分并不困难,而且形成了几种 只有一个犯罪的,这时持有关系的认定也是十分困难的。 (二)从非法占有目的与持有财物的时间先后关系来区分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72.html -
了解详情
或同意的信用证。开立“软条款”信用证时,行为主观上必须具有将来利用该信用证进行诈骗的目的。否则,不能以犯罪论处。开立之后并加以使用的,才是本行为的完整方式 所有权的内容,自己作为财物的所有者而行动的意思;二是利用处分意思说,认为非法占有目的是指按财物经济的用法利用、处分的意思;三是折衷说,认为非法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2.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规定了7个罪名条款,其中,前两个条款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都明确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对包括信用证诈骗罪在内的后5个条款均没有此规定。为什么这样规定,是立法者的疏漏,还是这些犯罪没有犯罪目的的要求,只有立法者才能作出权威性解释。遗憾的是立法者至今没有作出解释,这就使学术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履行作了积极的努力,即使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也不能据此认定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目的。4、履行合同的诚意不同。合同诈骗的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根本不履行 损失。5、对标的物的处理方式不同。合同诈骗行为人取得财物多用于挥霍或者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毫无准备履约,也不准备偿还。而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行为人,在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