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以改造人为宗旨的行刑政策。事实胜于雄辩。而这种事实绝非监狱的选择!毫无疑问,从实证角度考察,国家财政 的,更艰难的在于进行这种选择却又是必须的。长远而言,进行与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相协调一致的刑事执行法或刑罚执行法,至少应当是可供考虑的选择之一。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8.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 一、严禁刑讯逼供,是维护诉讼公正不可或缺的 《刑诉法》是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程序法,能否做到诉讼公正,关系到案件能否得到正确、及时、公正的处理。 政策法律化。在打击犯罪领域,我党制定的各项刑事政策功不可没。但对一些现有的刑事政策与现行法律的关系可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61.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判决。 第二,对部分犯罪事实可以采取有确实证据的推定 基于证明的难易及刑事政策的考虑,对部分犯罪事实可以允许推定。所谓推定,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 ,证明难度亦不一致。加之民事案件的要件事实、间接事实、辅助事实及程序法事实均需证据证明,证明难度与证明要求亦有所区别。综上,应当明确一个原则性的证明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3.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但是,我们应把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作为刑法的精神和重要的刑事政策与策略加以贯彻,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发挥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刑法在同形形色色 规范为指导,做到总则和分则相统一;第四,要遵守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做到不仅实体法上合法,程序法上也合法。只有切实做到在刑罚适用上有力度、讲适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47.html -
了解详情
现象、以及由严打的意识所不断强调的从重从快的倾向,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国整体性的刑事政策方向,使得重刑主义和有罪必罚成为事实上最主要的刑事 刑事诉讼法》就是始终围绕着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和保护参与诉讼中的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部程序法。当然这里包括的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包括了被害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5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将不能主张其豁免权。但事实上,当被指控的国际罪行与一国国家政策相关,当嫌疑人是执行国家政策的国家元首或高级官员时,由另一国的国内法院对其 区分,显然第27条第一款是实体法上的规范,而第二款则是程序法规范。由此能否推导出国际刑事法院否认任何试图以外交豁免作为理由排除管辖权或者减轻刑罚的可能性的结论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287.html -
了解详情
总结经验。 (二)依法审判,把握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确保案件审理质量。依法审判,不仅要依实体法来办案,同时还要依照程序法来办案,不仅要从实体上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同时 则宽、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准确界定罪与非罪。二是要综合量刑情节做到罪刑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96.html -
了解详情
本为法院之职权。知名的英美法学者即认为,法院判决必须且必定考虑刑事政策与社会观感 [79]--这在审判实务上似不可避免地决定当事人的命运。 但采国民主权原理 误会,在于认为财产来源不明不可证明(或无法举证)。犯罪行为可否举证乃程序法之问题,一般而言与实体法的规定并无相干(或很少相干)。就如同不能因为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05.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剥夺促使其遵守法律所规定的诉讼程序,从而体现程序法的权威性、强制性和义务性。检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与实践,具有程序制裁性质的规定有一些,例如上诉审 损或增益的作用。 [17]因此,从程序的角度思考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是摆在刑事诉讼理论界与实务界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当前有些部门已经开展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2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体,则就根本无法展开平等、理性的对话与协商。 在刑事调解制度中,承认和尊重被告人和被害人的程序法主体地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和个人之间 是一大进步。 显然,如前所述,我国目前这种立法设计一定程度体现了我国刑事司法政策的滞后性,与国际范围内被害人权益保障的蓬勃兴起不符,不利于被害人利益的恢复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