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东北地区,为13.1%。[7]该项研究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对于刑法中具体罪名的刑罚设定以及司法实践中量刑状况的关注。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直接动因,则源自于司法 而言过于复杂的量刑过程的模式。最近,在量刑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尤其是刑罚目的和对具体因素的考虑(例如对其他人的威慑、重新犯罪、行为人在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79.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维持国家的法律秩序。这种国家的法律秩序就是维持本来国民的生活及文化。刑罚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并不局限于保护社会有形的物质利益和保护社会秩序,而且具有 说,刑罚永远陶冶着民族的道德意识,维护客观道义秩序的刑罚目的本身,与刑罚的本质紧密相关。 (三)应重视刑罚的保安意义 小野清一郎基于文化主义的正义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68.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加以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程序分流;效率;刑罚目的 【写作年份】2003年 【正文】 刑事诉讼以解决被追诉人的刑事责任为 工作培训、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或提供一定的公益服务,等等。通过这些非刑罚手段的采取,行为人避免了被司法机关贴上犯罪分子的标签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耻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1.html -
了解详情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12}日本法务省网站{DA}.//www.moj.go.jp/content/000010209.pdf。 {13}王振.刑罚目的的新思维:积极一般预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4}{美}伯尔曼.梁治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22.html -
了解详情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12]日本法务省网站[DA].//www.moj.go.jp/content/000010209.pdf. [13]王振.刑罚目的的新思维:积极一般预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4][美]伯尔曼.梁治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5.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改造等功能。 第二,缓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目的之一,是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实现刑罚目的的途径,主要是对犯罪人判处并执行刑罚 要分析,不可偏听偏信。因为对于单位要求对罪犯适用缓刑的,有的是真正出于挽救的目的,全面看待被告人,客观地提出建议;有的是出于人情人际关系,受被告人亲属、朋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23.html -
了解详情
发达的今天,人类都在追求民主、人权及自由,死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权为刑罚,因此,绝大多数国家都反对滥用死刑,除了对少数极其残暴的犯罪分子之外,关于死刑 考虑刑罚的理论根据。再次,要注重死刑罪名的设置是否促进刑罚目的的实现。我国所实行的是:严格限制死刑的死刑政策,没有任何一个强调我国要大开杀戒,重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上消灭犯罪[vii]。我国的刑事政策,是以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以至消灭犯罪的目的为依据而制定的,因而在实际执行中,是否做到有利于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以至 影响力的,死刑符合了整个社会对一些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否定程度的大小。我们在确立刑罚目的的时候,也不应无视社会正义观念的存在。至于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60.html -
了解详情
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5〕(P42)我国有的学者将此称为双面预防论――刑罚的目的是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6〕(P11)为了达到双面预防的效果, 的优点,所以将二者取长补短,最终确立了相对主义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一方面限制刑罚权的滥用,保护公民个人的自由与平等;另一方面发挥防卫社会的积极功能,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4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场合,即使禁止该行为也无助于防止结果,因此,比照防止法益侵害这一刑罚目的,也不能将以结果的发生为理由的处罚予以正当化。事例2中的A {13}井田良.有关因果关系的相当性的一点考察[A].井田良.犯罪论的现在与目的行为论[C].东京:成文堂,1995.79。 {14}前田雅英.刑法讲义总论[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