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包括向用人单位或上级机关申诉、向对方发律师函等方式。例如职工对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不服,向用人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提出申诉,属于有正当理由。职工 的复函)。2、已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请求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即对方承诺在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663.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参照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 终止、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第九条 因用人单位做出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47.html -
了解详情
先予执行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追索劳动报酬以及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4条第三款规定: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906.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完善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78.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EB/OL].(2007-12-29)[2019-03-11].//www.gov.cn/flfg/2007-12/29/content_847310.ht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807.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本条规定的二倍工资性质不属于劳动报酬,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按月计算仲裁 任务,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的,不予支持,但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规章制度、集体合同的规定给予相应待遇。 36.【工资结算协议】用人单位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1531.html -
了解详情
。 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再就业的,不属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 关于退休年龄的问题,1978年《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 相关证据的,则应承担不利后果。 【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1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 第六条【主张与发包单位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544.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案件处理程序为:调解-仲裁-判决,体现“仲裁前置”的原则。劳动争议案件未能和解的,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可向设立在劳动行政部门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案件,人民法院一律不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524.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此规定赋予了人民法院最终确定申请仲裁时效的权力。《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第23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这一规定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时效中止的规定冲突,根据后法优于前法,上位法优于下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981.html -
了解详情
地方司法机关受地方政府影响很大,地方化的司法能动主义还可能导致各地在劳动标准方面的探底竞赛(Race to the Bottom)。从对企业规章制度的民主程序要求可以看出,首先是2008年广东省高院出台的《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放松了对民主程序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72.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裁决 ,该类纠纷可由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4、关于履行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合同的争议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的问题: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3)224号《关于履行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8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