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以近代以降大陆法私法简单套用于古代中国土地权利状态的尝试都显得匪夷所思。正如有的学者驳斥一些中国古代民法史教科书中常见的“物权”、“债权”的说法,认为 等等,严格地说,与现代法律体系的原理和概念相对照,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cix]但是,既有西方法学概念被普遍简单套用与对这种学术概念转换的假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58.html -
了解详情
不安全。 根据刑法的上述两个特征,我们可以概括出刑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区别。与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相比,虽然三者都具有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功能,但规定的内容却 人权根本义务,且不断鼓吹要限制国家权力的国家,有什么正当理由来动用刑罚剥夺或限制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呢? 对刑罚权的正当性的解释,刑法学界主要有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9203.html -
了解详情
为一种相互依赖、内在同一的状态。这种特殊格局,深刻地影响着东方社会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面貌。在古代中国社会,以农村公社制度为基础的法律调整机制的一个突出 、文化上的专制主义,造就了淡漠私权、阻滞民商、义务本位、公法侵扰等不利于现代民法创制的性格,但当代社会业已阐发的权利要求足以消蚀历史留下的残迹。{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29.html -
了解详情
不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革命性事件,对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也具有决定性影响。就中国法律史研究传统而言,这一革命的直接后果有二。一是造成中国现代学术在地域上的分隔(中国 比较而言,这也是中国法制史研究中吸收史学成果较多的一支。从较早的《中国古代民法》(李志敏著,法律出版社,1988)到较为晚近的两部《中国民法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7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法制史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他们可能对许多必修课的价值都怀有疑问,而对中国法制史则特别感到困惑。学习中国法制史究竟有什么意义?--或者更露骨地问:究竟 的,莫过于法律系统中所使用的诸多重要概念。 以民法为例。长期以来,中国法律史学界为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问题争论不休,直至今日仍未尘埃落定。其中一种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63.html -
了解详情
指定监护人及处理若干类似事情外,根本就不能直接适用以处理任何法律问题。因此,民法通则不会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中国法制史的里程碑。[6]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 轨道,不是把西方哲学之范畴强加于中国哲学,而是要找出一条能够对现代有影响的路。[42]套用他的说法,中国法律的现代化也只有在其内涵、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57.html -
了解详情
指定监护人及处理若干类似事情外,根本就不能直接适用以处理任何法律问题。因此,民法通则不会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中国法制史的里程碑。[6]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 轨道,不是把西方哲学之范畴强加于中国哲学,而是要找出一条能够对现代有影响的路。[42]套用他的说法,中国法律的现代化也只有在其内涵、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98.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说,两部法典对契约自由的不同定位,只是法典编纂体例不同显现的逻辑问题,而不是在价值取向上有什么根本的不同。本世纪以来,各国民法虽历经社会政治、经济 ,成为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人。两位美国的现代学者在论及自由意志理论对契约法的影响时指出:“意志理论存在是个重要的真理。这个真理就是合同法的基本目标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5.html -
了解详情
干预,并不能说明经济法这个法律部门在古代就存在;反之,古代的税法,那种基于人头、土地的简单功能的法律规范,也不能构成现代税法不属于经济法子部门的论证。 同样 、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三个方面,则民法侧重于调整主体地位和外部关系。民法对公司制度的解释,最重要的关注于:公司什么时候下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公司对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3.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种体系在形式上仍可以为现代民事诉讼法学所继承。[7]随着公法诉权说的诞生和发展,德国学者以及受德国法影响的学者在批判私法诉权说及私法一元论的 也必须按照二元相统一原则构造自己的理论体系。第二,民事实体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市民法性质的私法,民事权利义务主体在法律上具有平等关系(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