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死亡的,主管官员要治罪。明代承袭唐律,虐待狱囚者,与唐代同样处分。 明太宗朱元璋信奉重刑主义,在明朝建立之初即提出重典治国,提倡用 侵害财产权的犯罪,同时,他又吸取历代恤刑的司法经验,对老幼犯罪网开一面,并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逐级复审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冤屈的出现,对于当时已经相当激烈的社会矛盾起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47.html -
了解详情
“持杖群盗,一匹以上,不持杖群盗五匹以上,皆死”。[5]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法律发展得相当完备。《唐律疏议》不仅为后世立法的 ,按贪污罪定罪处罚,法定最高刑却为死刑。根据有权的司法解释规定,涉嫌职务侵占,数额在5000至10000元之间的,应予追诉,在沿海经济发在地位,涉嫌职务侵占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7.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庞大的中华帝国来说,实质意义上是一个符号性的东西。具体的行政司法必须依靠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而在中国古代,这个庞大的官僚系统就是文人所组成,在历史上自汉代以来,虽然选拔方式不相同,从推荐到唐代的科举趋于成熟,但其组成部分都是文人知识分子,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知识分子。不仅这个庞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52.html -
了解详情
决策的依据和信息传达渠道、决策与行政效率的变化、决策的局限性与特点五个方面,考察了唐代的中枢决策情况。[11]白新良《清代中枢决策研究》从政权建设 )以隋代前期为例,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着较为完善的限制皇权的制度,也有着严格的立法和司法程序。隋代前期的历史典型地反映了这个特征。那种认为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35.html -
了解详情
曰:律、令、格、式。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 十三年颁行《元和式》三十卷。《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中国法制史》说:唐代的式有三十三篇,共二十卷。其篇名为:吏部式、 律悉无触背名例律也不合适。所以,《大清律例》的名例律有总则之名而未能全举其实。《大清律例》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29.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交流起来首先要遭遇文明属性的障碍。就以中日为例,古代的日本与唐代的中国因为同在东亚稻作农耕文明圈内,因此,尽管双方文化上有许多差异 表面上简单的法律表现形式问题,它实际关涉到不同法律形式和样式下的法源、体制、法律家类型、司法审判风格和法律思维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依附于法律形式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22.html -
了解详情
其鼎盛辉煌时期。唐朝以律令格式为基本骨架,建立了完整的法治体系。《长安十二时辰》对唐代的法条罪名、司法制度等多有展现。 十恶大罪 剧中主角张小敬被带 取保释放。司法官员用刑致人死者,要判处徒刑三年。 唐律强调通过反复参验的方法,综合利用各种证据确定犯罪事实,用法律将刑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要求依法刑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125.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当代法学》2012年第1期 【摘要】据众证定罪规则在中国古代的证据规则体系中具有独立地位。该规则从适用对象上来看,体现了儒家礼的精神,亦即差异 或奴婢、雇工人为家长(明清时期)。唐代之前,容隐制度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只适用于定罪量刑之加减,且范围只限定于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人。如汉宣帝地节四年五月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84.html -
了解详情
都可以在有效的司法保护中得到体现。如果对一种规则不存在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司法保护,这种规则最多只能是一种制度而不能说是一种法律。同样,如果某类规则不具有相应的独立司法 是确认了官吏的等级特权,但是换一个角度分析,它们也是限制官吏特权的规范。唐代的《祠令》、《卤薄令》、《仪制令》、《营缮令》、《衣服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00.html -
了解详情
义绝制度的变化与发展;经济因素对婚姻生活的作用、法官的司法观念和古代法律渊源的变化等,都对义绝离婚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崔兰琴认为,元代义绝断例 强行解除婚姻关系。违者,一律视为犯罪,要给予处罚。参见刘玉堂《论唐代的义绝制度及其法律后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13]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