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死刑罪名多达70余项。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死刑适用对象相对过宽。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 尚有改造之余地。给犯罪分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乃是死刑缓期执行的立法宗旨。循着这条宗旨分析,既然将立功与故意犯罪并存时该如何适用法律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来讨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9.html -
了解详情
听证权的内容是阐述意见,反驳对自己不利的观点。目前,我国刑事行政程序中没有听证权的设计,在具有审判过程的程序中没有彰显刑事执行相对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对受刑犯人的奖惩、减刑、假释、监外执行的决定和缓刑的撤消只有审判机关和行刑机关的工作程序,在司法实践中,个别法院在办理减刑、假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28.html -
了解详情
发表量刑建议不予配合。 (二)量刑建议工作的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量刑建议工作在整体上统一协调不够,各单位在量刑建议的程序和操作上差异较大,从而影响了检察 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看,检察机关对有期徒刑、拘役等部分刑种和缓刑等刑罚执行方式的量刑建议还不够均衡,与法院判决的分歧较为普遍。一是偏重于对重刑的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95.html -
了解详情
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实施行为,但因审判时间的不一样而直接影响到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现行刑法第12条中明确没有将中间法纳入溯及力 ),该解释规定:1997 年9 月30 日以前犯罪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1997 年10 月1 日以后的缓刑考验期间又犯新罪、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5.html -
了解详情
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实施行为,但因审判时间的不一样而直接影响到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现行刑法第12条中明确没有将中间法纳入溯及力 ),该解释规定:1997 年9 月30 日以前犯罪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1997 年10 月1 日以后的缓刑考验期间又犯新罪、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45.html -
了解详情
} 在我国刑事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被害人地位的发展变化大致等同于西方国家,只是在时间上稍晚。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一种 可靠。 那么,应当如何把握好被害人地位的尺度呢?或者说,被害人在刑事和解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怎样定位呢? 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不仅仅是单纯的程序问题,而且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2.html -
了解详情
严有度、于法有据?这是令人担忧的。在行刑方面,目前我国对刑罚及非刑罚方面的执行无论在执行方法、执行手段、执行标准甚至执行主体上均未有统一、明确的刑事 注意两个限制性条件:一是只有安理会才能启动《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规定的程序。二是对非国际性武装冲突构成要件的两个关键性门槛,即作为一项计划或政策的一部分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12.html -
了解详情
。{1}95这些都是刑事政策与刑法在位次上的常态关系。目前,我国有学者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出发,认为我国刑法必须在这一政策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 法定程序。刑法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制定,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政党、组织等都无权制定刑法。第二,表现形式与内容不一样。刑事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29.html -
了解详情
辅导处分适用于卖淫妇女;保护观察适用于假释犯、缓刑者等;更生保护适用于自由刑执行完毕者或被免除者、缓期执行判决权确定者等;优生手术适用于有明显犯罪 缺乏科学性;[2]统计预测法,即以计点的程序精确推算行为人潜在的犯罪可能性。此种方法被认为可以比较精确确定行为人潜在的危险性;[3]临床学预测法,即以各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90.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意识。个人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条件下,刑事政策在有关刑事程序的问题上,不是要简化,而是要侧重健全,如果要进行 因素既要治罪,又要维权,贯穿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执行的始终。但它不应当被看作犯罪控制的附加条件,即不是为了犯罪控制才去对犯罪人实行人道主义。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