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未成年人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的特殊性,其判决书也应有其特殊性。笔者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判决书“首部”应主要 。5.被告人的认识和态度。主要是写明被告人经过法庭教育后有什么表示、态度如何。在表述“教育段”内容时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1.只有在判决书认定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0.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方面围绕“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教育、感化及必要的法律处罚措施来挽救失足少年,另一方面,通过特殊的法律规定保护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如何保障寓教于审的顺利开展,是少年刑事审判制度解决的重点问题。由于未成年人犯罪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犯罪原因的差异,使得教育难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12.html -
了解详情
会造成冤假错案。“基本事实”是指关系到定罪量刑的主要案件事实,即犯罪嫌疑人是谁、是否实施犯罪、如何量刑以及罪轻、无罪等关键事实「16」。具体包括:( 又犯罪的应坚决考虑从重。第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仍应坚持“教育挽救为主,刑事处罚为辅”的宽大政策。对于其中具有初犯、偶犯、从犯或已满14周岁不满1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1.html -
了解详情
家庭方面入手,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胡月香.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及对策[J].青年学报,2014 [3]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989.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了犯罪人群的预防死角,实际上使一部分流动少年成为犯罪的失控者。 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应对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做好管理工作一直是一个全社会的重大课题,其中 合适的刑种、刑度及执行方式,以有效地实现矫正罪犯和预防犯罪的目的。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别处遇,正是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具体展开。在我国,虽然在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72.html -
了解详情
罚金刑执行难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常遇到未成年犯罪人没有缴纳罚金能力的情况,如何解决缴纳能力与执行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据调查,对刑法规定 刑事被告人强化罚金刑的适用,提高对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罚金刑适用率,以适应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现实和当今世界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为此,文章提出如下建议。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80.html -
了解详情
故事是荆柯刺秦王,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秦律》中还有对唆使他人的谋遣者如何处罚的明确规定。《唐律疏议》在《斗讼篇》中规定:凡以馈赠、约 的犯罪分子,他们为了隐蔽自己,躲在背后,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这类教唆犯的主观恶性很大,而且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严重,因此对他们要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91.html -
了解详情
而强烈情绪所支配的、冲破微弱的意志力自控而实施的造成社会危害的,依照刑法应予处罚的行为。[5]由于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某一特殊时刻比较冲动、易走极端 符合,尽可能地宽缓,其反映在刑罚的适用就是宽容、轻缓、道义。当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并受到重视的同时,在校大学生犯因其自身的独特性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8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民族、宗教、信仰、职业状况、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应当一律平等地适用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如果其行为已构成犯罪, 自首、立功的犯罪分子,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等可以从宽处罚,对教育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分于应当从重处罚,对奸淫不满l4岁幼女的要按强奸罪从重处罚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8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明确十四岁以下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应如何处罚。只是粗略规定 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263页 [3] 康树华、赵国玲 《犯罪热点透视》 群众出版社 1997年版,第263页 [4] 《1987年中国法律年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