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中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犯罪既遂的称谓。 2、犯罪的直接目的存在于一切直接故意犯罪之中,它与犯罪故意中的 、张伯仁.犯罪既遂定义浅析[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4. [7]刘之雄.关于故意犯罪既遂标准的再思考[J].法商研究.1998.6. [8]侯国云.中国刑法学[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2.html -
了解详情
种特殊形态,通常是指行为人不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而是利用不构成共犯的第三人实行犯罪的情形。共犯即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间接实行犯与共犯之间的 ,其间不可能发生共同犯罪关系,利用者成立帮助犯也就无从谈起。而这正与间接实行犯的构成要件相吻合,应成立间接实行犯。第二,对无责任能力者进行唆使或者帮助,如论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36.html -
了解详情
的违背。纵观我国现行刑法典总则部分,与德国、日本等国刑法典不同,没有间接正犯的直接和明确规定,只有第二章第一节对故意犯罪的规定,可以使人依稀联想 国迈进的历史阶段,执法者和广大国民法律素养良莠不齐,本着务实的科学态度,刑法典对间接正犯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尽量作出详实和明确的规定。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事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853.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对于间接正犯的概念在本文中应采广义概念,即利用者本身不直接实施完全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利用他人为工具,实施犯罪的情况。因为本文中不仅讨论了间接正犯 通常正犯之故意无异。”⑧其正犯的故意与其他正犯的故意是相同的,所以也会出现间接正犯的错误是否阻却违法的问题。二间接正犯之错误的概念所谓错误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3.html -
了解详情
等经济犯罪,其主观方面均表现为目的性直接故意。经济犯罪的直接故意与经济犯罪行为关系密切,经济犯罪的直接故意直接支配经济犯罪行为,也就是说,经济犯罪行为始终 发生危害经济关系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一种罪过心理。犯罪的间接故意具有“明知”和“放任”两个特征,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给社会造成危害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2.html -
了解详情
的精神看,设立罪之特定与不特定的区别,没有什么理由。其二,教唆故意。通说认为教唆只能由故意构成,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41]而且,有些国家 ,以及对教唆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的认识。理由是:我国刑法学者普遍认为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72]但是,除此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9.html -
了解详情
的,而对危害结果是否发生采无所谓之态度,即并不反对危害风险的现实发生,与间接故意的放任心态相契合,从而在定罪上偏向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认定。此种 ,但是毕竟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是追求的态度,因此不能认定为直接故意,而是间接故意。{19}此观点将对交通肇事罪之构造产生巨大改变而不仅只表现为增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763.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放任。对结果犯而言,我们可以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上判断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但对于那些非结果犯如行为犯、举动犯而言,则不能也无法 人,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的死刑问题等。 ① 至于是否间谍组织,根据《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4259.html -
了解详情
这里的间谍组织,既包括外国政府或者国外其他地区组织设立的间谍组织,也包括目前与祖国大陆暂时尚未统一的台湾地区的间谍组织。①所谓“参加间谍组织”,是指行为人主动要求 或者放任。对结果犯而言,我们可以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上判断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但对于那些非结果犯如行为犯、举动犯而言,则不能也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5736.html -
了解详情
后,通过推定机能的作用推定责任要素的成立。因此研究犯罪论体系推定机能能否直接推定故意、过失的存在,就需要探明构成要件在具有责任推定机能时,故意、过失在 说主张的事实推定是指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根据经验法则和逻辑法则进行的推定。认为事实推定与间接证据证明的本质区别是事实推定中基础事实与推定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2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