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就明确了非法获取的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虽然此规定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障人权、规范侦查中 审判乃至诉讼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侦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侦查阶段收集到的刑事证据几乎毫无例外的进入了审判程序。这一现状与我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88.html -
了解详情
无疑又是控辩之间能否真正实现平等对抗的重要保障。然而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辩护律师的权利构造存在严重缺陷:第一,在侦查阶段不能进行任何调查,只能以普通 个人同意,才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同时律师也只有在检察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向他们收集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7.html -
了解详情
供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米兰达案中列举了几项口供可采性的保障措施。其中除了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之外,还包括两项重要内容。第一,如果嫌疑人在审讯 主要包括嫌疑人聘请律师并与律师会见的权利,申请回避的权利等。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侦查阶段的权利告知规则。为有效保护嫌疑人权利,我们认为确立这一规则是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75.html -
了解详情
其近亲属以及被害人提供的证人还须检察院、法院许可),才能向他们进行调查。这种“诉讼阶段论”,必然造成担当搜集证据查明事实责任、采用行政性手段的侦查阶段在案件 ,是维护法律秩序的基本保障;法院以解决社会冲突为使命,是社会关系最稳定的调节器;法院的个案处置功能和终局性作用,使其成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屏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98.html -
了解详情
其近亲属以及被害人提供的证人还须检察院、法院许可),才能向他们进行调查。这种“诉讼阶段论”,必然造成担当搜集证据查明事实责任、采用行政性手段的侦查阶段在案件 ,是维护法律秩序的基本保障;法院以解决社会冲突为使命,是社会关系最稳定的调节器;法院的个案处置功能和终局性作用,使其成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屏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2.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研究、审查申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制度,这是刑事诉讼的内在要求,而刑事诉讼立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 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第145条、第146条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被害人、被不起诉人若不服,可以向有关的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0.html -
了解详情
又要尽可能保障个人合法权益,还要考虑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中保护国内经济与向国际法律标准看齐,创设国际法律交流、国际经济交往的平台。再如隐私权与刑事侦查问题, 刑事法的干预任何时候都不应当成为该理论的注脚,因为它采取的手段极为严厉、以对公民权利的损害为代价。在经济领域,基本上是属于契约自由、私法自治的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4.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 其次,对于死刑案件,审判机关应当强化死刑案件特殊的刑事证明标准。对此,可参考联合国《关于保护面对死刑的人的权利的保障措施》有关只有在对被告的罪行 独立履行法定职责,以实现国家刑罚权。检察院是侦查、起诉阶段的主导者,法院在审判和执行中具有决定权。检察院的首要职责是提起公诉,但这只是表明被告人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80.html -
了解详情
逼供的发生概率。新《刑诉法》全面完善了律师的辩护制度,明确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 地损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可能性。因此需从保障人权的角度设定侦查讯问程序,制约国家公权力的滥权行为。目前,我国刑诉法、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78.html -
了解详情
,增加规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既保证侦查活动依法规范进行,又保障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明确规定二审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的 、被告人诉讼权利与被害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权利的保障。刑事司法人员要牢固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观念,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础上,依法行使侦查权、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