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该论者指出,对于刑事诉讼中各种利益大小、轻重的判断,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真正影响利益判断的实际上是诉讼结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犯罪形势、 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作利益选择。虽然在本质上,被告人利益和被害人利益也是一种社会利益,但是应当理性地认识到,被告人利益和被害人利益是一种以个体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减轻)。是否可以避免的判断标准,即所谓的外行人平行判断。A2是把违法性认识作为一种主观归责的必备要素,那么这个要素在整个犯罪论体系中又处于什么位置? 的认识错误,而是与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B2)。 三、辩论路径选择主张不同的观点,采取不同的论述路径,从辩论技巧和效果上来说,有一些差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3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反映。认识真正的存在将会使立法者能够让每一个人各得其所。[18](P149)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再没有比忽视事物的本质更错误的了,倘若不重视 平、陈展鹏:《刑事裁判过程中价值判断问题研究》,《法学家》2005年第6期;杜宇:《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法制与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88.html -
了解详情
视野,妨碍了对犯罪和刑法本质的认识,以德国学者李斯特为代表的实证学派主张将刑法学研究从狭窄的法律概念中解放出来。在此基础上,李斯特提出了建立 略[J].中外法学,1999(1):1319. [6]刘 远.论刑法的概念为基础刑法学而作[M]//刑法论丛:第1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38.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66.html -
了解详情
视野,妨碍了对犯罪和刑法本质的认识,以德国学者李斯特为代表的实证学派主张将刑法学研究从狭窄的法律概念中解放出来。在此基础上,李斯特提出了建立 略[J].中外法学,1999(1):1319. [6]刘 远.论刑法的概念为基础刑法学而作[M]//刑法论丛:第1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38.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87.html -
了解详情
是社会相当性,即赠与能否被归类为社交上的赠与,必须考虑具体案情,以社会生活认可与否进行判断。 在诈骗罪中,所谓欺诈是指使人陷入认识错误的行为。在我们 场合,社会相当性理论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关于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刑法理论上存在行为人标准说、平均人标准说和国家标准说。行为人标准说认为,应以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85.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危险,而在我国责任事故犯罪不是危险犯,其危险必须是具体的;另一方面,责任事故犯罪中过失的判断是刑法上的问题,而一般的行政和民事不法与刑事不法有巨大 谨慎义务(各种规章条例中规定的安全生产的规范)进行明确规定的立法方式导致了以下错误的认识:从违反抽象的禁止危险或者违反法律之外的交往规范中当然产生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6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反映。认识真正的存在将会使立法者能够让每一个人各得其所。[18](P149)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再没有比忽视事物的本质更错误的了,倘若不重视 平、陈展鹏:《刑事裁判过程中价值判断问题研究》,《法学家》2005年第6期;杜宇:《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法制与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00.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的意志相矛盾。如果相关人表示同意,那么,可罚的行为就会转化为传统社会秩序范围内的通常现象。在刑法上,这意味着,在这些情形中,存在承诺,就不存在 如果被害人在被欺骗、被威胁、被强制,或者认识错误的情形下作出了承诺,承诺是被害人缺乏意思自由的表现时,该承诺就是无效的。因为在这些情况下,被害人的承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53.html -
了解详情
);(3)、必须能够确认,作为法的基础的事实没有错误;(4)、成文法不能频繁变动,不能采用方便主义的立法方式。法的安定性,在刑法上的体现就是罪刑法定原则[ 地解释刑法;另一方面,司法者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掺入个人的法律认识。因此,从保障无犯罪者不受刑罚权之干涉、保障犯罪人罚当其罪,防止国家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