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景下理解,实证法一方面需要民主程序的协调加以正当化,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内在于历史和特定文化的正义原则加以正当化。Heller试图在规范与现实之间进行结合, 上而言,法律论证理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不能将共识真理发展到极端,毕竟这种通过论证和商谈达成的共识,并不能绝对保证宪法解释的正当性,毋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28.html -
了解详情
克林教授在总结英国公法思想传统时所使用的规范主义功能主义二分法。这一标准的选择不仅是因为标准本身的普适性和优越性,还因为它对于解释中国改革宪法及其 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论文《程序比较论》 [44],这篇文章对于中国法学界系统展开关于程序正义的理论研究具有奠基性意义。季卫东教授从法律正当程序的视角广泛研究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75.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的行政实践中,无论是立法还是裁决,提供正式程序的比例都很低(大概是5%)。因为程序的正当性更多的是司法过程的要求,而且利益代表模式中的程序要求 行政程序法》也为法院展开和加强司法审查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特别是国会法律中对于行政过程正当程序的规定。因此,在美国的语境下,尽管行政权获得了极大的扩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69.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来对此问题作出定论。因此,笔者以为在法律(诉讼)尚未实现全球统一标准的今天,对此问题的探讨应以各自国家的实际背景为出发点,尤其是对当下中国的许多 ”理念的确立,诉讼法是对正当程序理念最为直接的折射。现代诉讼法要求通过程序的正当性来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和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而这一理念正是当前中国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html -
了解详情
闻名于世的日本学者棚濑孝雄认为,关于解决纠纷和审判程序的研究尤其要着眼于主体的侧面,特别是程序参加者的相互作用;纠纷处理结果的正当性和约束力的基础是交涉性的合意,纠纷解决过程的两个基本的价值因素是主体与合意;评价纠纷处理过程功能的标准有四个,即纠纷的终结、满意的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16.html -
了解详情
。如上所述,证据法起着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限制法官恣意的作用,从而在程序方面增加了法院裁判的正当性。程序的正当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诉讼所发现的真实 当事人违反诚信原则实施妨害举证等行为时,则由该当事人负担举证责任)。大陆法系关于证明责任法分配标准的新说仍是建立在法律要件主义基础之上,新说主张对法律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8.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来对此问题作出定论。因此,笔者以为在法律(诉讼)尚未实现全球统一标准的今天,对此问题的探讨应以各自国家的实际背景为出发点,尤其是对当下中国的许多 ”理念的确立,诉讼法是对正当程序理念最为直接的折射。现代诉讼法要求通过程序的正当性来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和加强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而这一理念正是当前中国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19.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刑法并不禁止扩大解释,因而对扩大解释和类推的区分就成为特别的重要问题。作者提出的区分标准有:文义射程、着眼于规范还是着眼于事实 指形式合法性/合法律性(ligality),法律适用的正当性,乃是指实质合法性(legitimacy)。 [2] 拉伦茨认为法学方法论是法理论学的一部分,参见〔德〕卡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2.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三、法官通过判决确认,即便于是对于社团自治权力的行使,也应遵循和履行正当性法律程序的要求。法院之所以不避干涉学术自由之嫌,“侵入”学术评价这 )足以认定其行为带有政府行为性质。显然,政府行为也只能是一个有限的标准,因为不一定政府的所有补贴甚至“染指”都使其性质改变,掌握过于宽泛,政府必定不胜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0.html -
了解详情
,在为法治寻求价值基础,寻求判断法律的正当性标准的过程中,一直存在大陆式的自然法思路与英美式的尊重先例以及正当程序的思路之分。二者有不同的理论 作为法治价值基础,以自然法作为判断法律正当性标准的理论面对以上问题时必将陷入困境。 (一)权力制约的悖论-自由主义宪政理论本身的困境(7) 所谓宪政原则,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