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于今年7月8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特定 多数近亲属。因此,利益关系不能跟财产关系划等号。 二、国家工作人员通过特定关系人受贿的要件 《意见》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5.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取证罢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纸终究包不住火。近几年来我们查处的受贿案件逐年增多,腐败分子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县土地局执法队原队长刘某某受贿2 ,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法制教育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等,使广大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60.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能管辖概念实质上不是关于职能的分工管辖问题,而是刑事诉讼启动程序问题,自诉案件的启动主体是自诉人而不是法院。解决刑事职能管辖异议问题,应当从纠正职能 但伪证罪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如果让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因为公安机关对受贿案件不了解(有些案件因侦查需要也不宜向外透露具体细节),所以也难以立案查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31.html -
了解详情
中,当事人向司法人员暗示,只要能关照,一定厚谢。此司法人员徇私枉法或在研究案件是发表有利于当事人的意见,事后得到酬谢。有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亲属接受了某人的钱物, 。有的案件就因此几经周折,长拖不决,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在处理受贿犯罪案件时,如何认定为他人谋取利益,我认为大概应从这些方面把握: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96.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的有效性为前提,《意见》第八条第一款所设定司法判断规则并不局限于受贿案件;持续性地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但未变更权属的,构成贪污罪(既遂)。但 ,符合刑法解释的合法性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1月13日《全国法律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贪污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应当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31.html -
了解详情
谋利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掩盖其权钱交易的本质目的。那么,应当如何解释此类案件中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家属之间的共同犯罪构成,又应当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人在其中的 的故意。家属与该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共同犯罪,取决于他们勾结的状况和受贿心态的贯通情况。 1.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行贿人谋取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15.html -
了解详情
再生证据不具有独立性。即没有原生证据的存在,也就谈不上有再生证据。因为,没有案件的发生,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就没有必要采取相关反侦查、反追诉活动,再生 力。因为,“再生证据虽然从其产生上从属于原生证据,但在证明作用上有时优于原生证据。比如受贿案件,通过原生证据只能推断出行贿人已将贿物送到受贿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9.html -
了解详情
的秘密。例如,2003年我院查处的某镇土地所所长段某和副镇长白某受贿案件中,段某和白某收受辖区某村村委会贿赂20000元后违规批准其非法 制止,也不移交公安机关立案处理,致使辉县市某镇发生盗伐林木1395626立方的特大毁林案件。 4、不注重道德修养 在调查中发现,涉案人员的道德修养低下,他们不注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0.html -
了解详情
的秘密。例如,2003年我院查处的某镇土地所所长段某和副镇长白某受贿案件中,段某和白某收受辖区某村村委会贿赂20000元后违规批准其非法 制止,也不移交公安机关立案处理,致使辉县市某镇发生盗伐林木1395626立方的特大毁林案件。 4、不注重道德修养 在调查中发现,涉案人员的道德修养低下,他们不注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0.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的名义行贿赂之实。 3、行贿数额越来越大。从五华检察院查处的受贿案件来看,建筑领域行贿涉及的金额数额越来越大,少则几千,几万甚至 检察机关必须要“两手抓”,在严厉查处有关人员利用招投标、原材料采购、工程款发放等环节受贿的同时,也要突出打击那些利用行贿等手段进行不当竞标或者提高工程造价的包工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