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履行准备问题。)。可是根本没有理由认为先给付义务人可以提前根据第68条中止履行准备,无先给付义务人根据第66、67条反倒必须先做好所有准备然后等在 履行拒绝之发生而导致的迟延履行的,可以获得宽限期并且免除迟延责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1条第1款规定,对方当事人因为法定原因显然将不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98.html -
了解详情
分包(分包人再次分包就变成了变相转包)。转包行为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承包单位不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职责,将所承包的工程一并转包给其他单位,对工程不承担 失衡的其他情形。(六)关于带资、垫资承包问题带资、垫资施工发生的主要原因:当前建筑市场供大于求建设方强行要求施工方垫资承包以转嫁资金缺口;有些建筑施工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65.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③草案第414条规定:“让与担保合同存续期间,当事人任何一方不当处分标的物的,另一方可依侵权行为或债务不履行的规定请求损害赔偿。其中,债权人的损害赔偿 是受托人违反信托之内部约定。而处分受托财产,仅对信托人负契约责任而发生债务不履行问题,尚无侵权行为可言。”(最高法院民事裁判书量编,第19期,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9.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义务,而债务不履行则是违反了根据合同产生的特殊义务。因此,当同一事实具备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构成要件时,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仅发生合同上 加以判断。就此两个请求权,债权人不妨择一行使,其中一个请求权若因达到目的以外的原因而不能行使,例如因时效而消灭(时效较长者),仍然存在[1].3、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06.html -
了解详情
外,还应包括其他非典型债权。[39]笔者采纳第三种观点。并认为,债权不以发生原因为判断应受侵权法保护的标准。如果仅保护典型债权甚至只保护合同债权, 的履行受迟延,妨碍终止,不负任何责任”,但上诉法院认为:“免除合同不履行的责任而非免除合同债务的履行。”故得构成侵权。[42]案例5:A有摩托车一辆,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56.html -
了解详情
地概括出物权的取得方式,过于笼统,是不甚科学的。债的发生原因是指引起债产生的法律事实。有以下几种:1.合同之债。又称契约之债。它是当事人之间产生 的债权为由,要求丙交出该物。但是,乙可以请求甲承担不履行债务的违约责任。即“物权破除债权”的情况。又如破产程序中的取回权和别除权,分别规定了当破产程序开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74.html -
了解详情
与不可抗力 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两者都具有当事人不可预见性,其后果都有可能导致合同的解除;亦都可能作为合同不履行免责的理由之一。因而两者是一对极易混淆的 ,对于此后情事无法预见且不可归责于任何一方。而商业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双方是能够预料的或是被要求应该预料的。 2、两者发生原因性质不同。导致商业风险发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74.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时效制度和善意取得制度等,均源于原有民法理论。4.因立法指导思想的原因发生的缺点中国向来的立法指导思想强调所谓“立法宜粗不宜细”、“成熟一个制定一个”,不着重 ,认物权变动为债权行为(如买卖合同)履行的后果,债权行为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当然影响物权变动(买受人不能取得所有权)。中国民法学界自八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3.html -
了解详情
移转或债的消灭,而契约系债的发生原因之一,所有的契约都是协议,但并非所有的协议皆为契约。术语的区分是混淆不清的,因为没有第三个词来统合非 合同的有效(147—151条)、利益第三人的合同(140条)、确保合同履行的违约金和定金(141—143条)以及双务合同(139条,144条—145条)作出详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58.html -
了解详情
评价的表现。它在违约行为及其他违反义务行为发生前即已存在。就是说,无限责任不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合同责任。但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他实际承担的无限责任 限缩到该特定财产之上,依然是全部财产,否则,在该项特定财产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灭失时,行为人就可以拒绝从其一般财产中再取出特定部分支付给受害人。在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