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对因果关系认识的确定性程度,是决定直接故意程度的因素。 【关键词】直接故意 程度 量刑 精确 一、问题的提出:是否应当区分直接故意的程度 我国刑法第 是不是也应起到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调节作用呢? 主观责任是考虑危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其程度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内容,行为人主观责任与客观危害结合起来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9.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犯中,是否发生了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往往决定着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在过失致人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中,非有致人重伤、死亡的结果发生,犯罪 的致人死亡不应包括引起被害人自杀的情形,这是基于分析结果加重犯中的因果关系和在现代刑法中贯彻意思责任原则所得出的结论。以强奸罪为例,某妇女在被强奸后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0.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具体之行为情状是否符合刑法规定之犯罪之个别法律要件。[21] 构成要件是所有行为成立犯罪的共通要件,而违法性和责任则是针对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而进行的 的要素一般来说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对象)、行为结果、行为情况、因果关系、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等。 构成要件只不过是犯罪成立的大框架,对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56.html -
了解详情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这种特殊的犯罪采用特殊的因果关系认定方法,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 (二)是否应当设立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危险犯、 明知,却轻信能够避免,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否则,如果出于故意心态,则应当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而不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由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犯罪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37.html -
了解详情
即对违反关系到人类未来的行为规范的行为,也要运用刑法手段来处理。在这样的场合,传统的因果关系、故意与过失、正犯与共犯等观念也就会发生变化。 就 预定的高风险行为的存在即可,至于行为人是否具有危险故意,其行为是否完垒符合构成要件,行为人对实害之故意及行为与危险结果之间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则在所不问。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34.html -
了解详情
应视为犯法者,此较传统刑法对未遂行为 的处罚更广。确定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关键问题,在于必须证明犯罪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除一般污染犯罪的因果 不能举出反证,则分 析证明书或报告书上陈述之事实,推定其具有因果关系,而构成之事实。澳大利亚法则与之相反,澳洲1972年《清洁水法》,将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38.html -
了解详情
是世界各国的义务。 3.危害环境罪被认为是国际犯罪问题。危害环境罪是否为国际犯罪,首先由一些著名的国际刑法学家加以肯定,巴西奥尼(Bassiouni)教授认为 。所以,相对因果关系理论是在环境犯罪领域占主流的,国际环境犯罪也是如此。 3.犯罪主体 在国内刑法上,自然人、法人和其他单位组织构成环境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47.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而不承担责任而已;这样思考方式根本没有考虑人不是神,在违法性判断上从因果关系进行限定变得不可能;不法根本不可能限定在作为人具有预测和回避可能的范围 等表述,在理论上常常存在这里的犯罪是否必须是符合犯罪构成四要件的实打实的犯罪的争论。其实,这种争论是不必要的。刑法中的诸多概念的含义本来就具有相对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21.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责任中, 不以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作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只要行为人实施民事违法行为、存在损害后果以及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行为人就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 责任。尽管该种民事责任极少发生,但还是存在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第14条规定的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可能同时产生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79.html -
了解详情
,即可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因为“民法上之共同侵权行为与刑法上之共同正犯,非尽相同。刑法上之共同正犯,除有共同之犯罪行为外,必须有共同意思之 的可靠度。[24]采用共同行为说判断共同侵权行为是否构成的思维过程为:首先,共同行为之间应当具有关联性,其次应当具有因果关系的相同性,最后应当具有损害结果的不可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