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应推定其无罪。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合法权益,保障其在刑事诉讼构造中享有与控诉方平等的 、联络权。我国刑诉法第96条和第36条规定了犯罪嫌疑人与律师会见、联络权,但从立法与司法上看,这种权利受到了一些不合理限制:一是刑诉法规定律师会见在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32.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具有的中立地位能够保证其严格执行逮捕条件,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4)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是由法官来行使批准逮捕 决定逮捕案件;承办下级人民检察院批捕检察部门工作中疑难问题的请示;指导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审查批捕工作;研究审查批捕业务规范化建设,制定有关规定。侦查监督厅下设办公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9.html -
了解详情
超期的现象十分普遍,非法证据得不到有效排除,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止,犯罪嫌疑人权利被侵犯后缺乏有效的救济手段,律师程序性辩护权缺失。这一系列现象背离了 程序正义的关键。 2.给予辩护律师辩护意见及所提供的证据与控方享有同等保护的地位 判断刑事审判是否公正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法官对于辩护律师的辩护意见是否给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31.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构建起有力的人权保障机制。 【关键词】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正当程序;权利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刑事诉讼活动是一个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当行使和强制措施的不当采取进行监督,对于受到不当侵犯的权利进行法律上的救济,以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5.逐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我国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2.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在1898年Yick Wo v.Hopkins案中认为,根据法律平等保护的宪法原则,联邦和各州都不允许进行歧视性地选择起诉。否则,属于公诉 ,由于主观故意难于证明,必然导致公诉权滥用难于界定,从而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所以,不论检察官主观上是否故意或过失,只要起诉时不符合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7.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断,以防止其误导侦查的方向。也就是说,沉默权的存在不仅可以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利益,更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种激励:不说假话的激励,从而大量减少了冤假错案,提高 一项既改变了警察,又改变了罪犯的权利。 让我们回到中国的情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这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76.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在 网络犯罪的直接客体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侵害网络系统的管理秩序,有的危害网络系统安全保护制度,有的危害国家安全及国家的财产安全、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有的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6.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以及人民法院不致滥用权力,以打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犯罪之名,报复破坏其目标实现的律师,就是一个问题。因此,我认为,《刑法 影响? 张千帆:《律师法》对于律师和被告见面等权利做了很好的规定,显然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否则,在长时间不和律师见面的情况下,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692.html -
了解详情
作斗争。我国有限的诉讼资源和相对落后的侦查技术也不足以支撑瑕疵证据的全面排除。虽然当前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是世界大趋势,但对于没有严重侵犯人身权利 为了合法证据,则其可以作为定案根据,发挥与合法证据相同的法律效力。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真实与程序正义的刑事诉讼价值平衡一直都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62.html -
了解详情
普遍使用的一种侦查手段,但是如果采取了不当的诱惑行为,使被告人的犯意或犯罪行为完全是建立在引诱的基础上,有时甚 至整个案件建立在侦查机关设计的 的基础上,由于主观故意难于证明,必然导致公诉权滥用难于界定,从而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所以,不论检察官主观上是否故意或过失,只要起诉时不符合法定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