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罚轻过或协商处罚等,表现为“为罚款而罚款,为拘留而拘留”。2、是否正确理解法律原意。“对不确定的法律概念的解释必须符合法律文件的精神和价值目标 《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P274:目前各地做法不一致——依目前人事争议仲裁程序之简易度而言,其不能说是一项近乎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7.html -
了解详情
查明所有的事实)显然比较高,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考虑到错列的被执行人和正确的被执行人之间存在的民事关系(后者总是利用前者提供的条件和机会进行违法活动), 应该如何处理?有些法院在程序上作出终结执行的裁定,并建议行政机关另行处理的做法是否合适?我们认为,从现行法律规定看,法律制裁的仅仅是实施违法行为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1.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深的了解,因而法律赋予公安机关一定的监督制约权,以利于对案件最终作出正确的处理。新《刑事诉讼法》第144条明确规定了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监督制约 自诉案件的问题,就是说一些原来的公诉案件现在要通过自诉的途径解决。那么,这种做法是否是最佳途径?纵观刑事诉讼的发展历史,在起诉方式上是从私人追诉发展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0.html -
了解详情
的紧张,更可能给那些不法之徒提供了方便之门。 法理分析: 那么社区监督干部“8小时之外”是否可行呢?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应暂缓进社区,“社区监督”存在严重的弊端,应 公开,如刑警队、缉毒队队长,其本人及家属的安全需要保护。 二、朝阳区的做法超出了法律规定的监督权限,也是对干部的一种歧视。 政府机关只有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争议 在刑法理论中,有关“不知法律不免责”的争论可以细化为:犯罪故意的内容是否包括行为人对行为的违法性认识,进而表现为违法性认识错误能否成为减轻刑事责任的依据 错什么。 对于这部电影,不少中国法学家评论说司法人员能够严格执法,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法律不能迁就某些人落后的观念。在法制发展的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34.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的法律价值。笔者希冀通过学者们的不断努力,能够在未来的理论和立法中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实践,即法院在审理民事申请执行案件的过程中不应当主动审查和援用 的做法,其并未规定不同的执行时效期间,而是统一将执行时效期间规定为2年。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呢?笔者不以为是,并存有两个疑问:第一,统一规定执行时效期间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143.html -
了解详情
经常通过定义或归类而得以解决,一旦某一问题被准确地归类,它就被认为已正确地予以解决。⑶这样的形式主义往往导致深奥的学理研究与实际收益之间的脱节,它使人们 关系,在我国也未得到真正解决。且不说从规范违反的角度来界定行为无价值的通行做法是否能成立,光是对规范概念界定上的含混多变,就足以让人们无从把握行为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66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罪过形式。(40)笔者认为,且不说这种选择其中一种罪过来认定行为人罪过形式的做法是否合理,单从如何从规范层面区分主要罪过与次要罪过而言就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素是决定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关键,将其作为区分不同性质罪过形式的界限是必要和正确的。这也是世界各国立法者在立法时采取的基本立场。司法实践中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08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在这些条文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对事实作了 末期废除神判方式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明确司法的自由裁量本质并推行相关做法:专治英国法律史的普拉科尼特(Theodore F. T. Plucknett)曾提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892.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那么就有必要思考对帮助犯减轻处罚的立法是否正确,而不能做出明显违背事实的解释。扩大解释正犯的做法,无视构成要件的定型机能,有违罪刑法定主义。 均衡,而且还可以实现刑罚的个别化。(35)既然如此,又何以弃明投暗,将体系定位正确的主犯和从犯关系解释为内容含混不清的正犯和帮助犯关系呢? 如果正犯是主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