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行为对象也不再局限于财产利益。结合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本文试对贿赂犯罪涉及的非财产性利益进行刑法罪刑设置上的探析。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 ,贿赂罪的量刑轻重,都依据贿赂的财物数额多少而定,而性贿赂的贿赂物是无法量化的,故其定罪量刑的依据就是个问题;⑸张泗汉教授认为,实际上很多性贿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14.html -
了解详情
到日本考察的侍郎董康,邀请日本东京控诉院判事松冈义正、帝国大学刑法教授冈田朝太郎、司法省事务官小河滋次郎、帝国大学商法教授志田钾太郎来华 和个人利益的传统,加之新中国建立后曾长期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究竟有多少值得保存的遗产、习惯和本土资源?这些问题都必须首先澄清。 谢怀栻先生指出,不论哪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65.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维持法律统一性与民族特殊性之间的平衡,多少成了一个问题。 [30] 同一材料表明,这种情况在青海藏区相当普遍。参见同书所收的另外几个案例。(张济民, 。(《疑难案例评析》,1992:50-2)不过,应当指出的是,“投机倒把”是一个可疑的罪名,因为它缺乏确定的内涵,可以被加于任何官方所不喜欢的商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8.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维度的主客观主义之争已然成为过去时,现代刑法选择了客观主义立场,而这也是我国刑法的应然选择;第二个维度的主客观主义之争仍在持续,而且主观主义才是主导性 ,或许早被客观主义者冠以反自由的罪名而广受诟病了。由密尔的上述论断可见,与学者们的惯常推定不同,古典自由主义事实上为刑法的扩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096.html -
了解详情
的依据和标准;否则,我们只能是对影响罪责刑的个人特征束手无策或任意评价亦或纯粹忽略,最终危及刑法的整体功能。 三、刑法中身份的分类、身份犯、特殊主体 刑法中的身份有着 罪(实行犯)与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帮助犯)两个罪名。在这两个罪名中,侵犯通信自由罪(实行犯)轻于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61.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一种观点,认为盗窃记名财产凭证后而去冒领的,犯罪人直接侵害财产关系的行为是冒领,冒领多少对他人财产权利的损害就是多大,可谓诈骗为主。但是,从实质上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参见高铭暄、王作富主编:《新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参见:《刑事法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9.html -
了解详情
的确有悔改标准更低,削减了实际上死刑的数量。 分则方面的体现主要有:(一)大幅削减死刑。将可以判处死刑的罪名由原来的60条80余种削减到45条59 法律智慧警句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28] [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29] 转引自储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35.html -
了解详情
的依据和标准;否则,我们只能是对影响罪责刑的个人特征束手无策或任意评价亦或纯粹忽略,最终危及刑法的整体功能。 三、刑法中身份的分类、身份犯、特殊主体刑法中的身份有着 罪(实行犯)与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帮助犯)两个罪名。在这两个罪名中,侵犯通信自由罪(实行犯)轻于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67.html -
了解详情
在立法上的不足 由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设立以来,似乎就成了贪污贿赂分子的一项附带罪名,从来没有哪一个腐败分子单纯因为被查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而被依此罪定刑 不会越俎代庖的规定司法程序问题,所以不作为说应当更接近于立法者的立法目的。既然不作为说更符合刑法的立法取向,那么,(1)可以二字便是立法者在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89.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要求有规范所指向的人, 而评价规范则是万人共通的客观存在;刑法的目的是保护客观存在着的生活利益, 刑法不应介入伦理的范围。[ 7 ] ( P137) 我国刑法 的四百余种具体个罪共性的把握与概括, 社会危害性是各种具体犯罪的共同属性, 是共性而非本质属性。犯罪概念对刑法规定的各种具体罪名只起到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