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不够明晰, 也未提及追诉期限是否适用于第15条, 同时还存在物质利益如何折算为货币等关系到受贿数额认定等问题。显然, 《解释》并非尽善尽美, 但如何在 行为都有可能被刑法再次处罚, 如已经受过行政处罚的盗窃行为会被刑法再次处罚, 这显然是滥用刑法, 与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相违背。 第二, 将未经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0857.html -
了解详情
种罪名说中,如何认定游戏外挂复制程度,以及该种解释是否与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规范以及刑法保护著作权的刑事政策契合,均不无疑问。 应当看到,外挂行为刑法评价的 】 [1]有些裁判文书中尽管包含有外挂二字,但并非针对外挂行为,比如借用外挂之名从事盗窃、诈骗等犯罪;有些判决书则是在引用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372.html -
了解详情
万元。 【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王某、杨某的行为性质是属于采取欺诈手段,秘密获取他人财物的盗窃行为,还是属于虚构兑换日元的事实,隐瞒调包的真相, 占有的真实意思表示,即使财物在特定的时空下基于他人在先的欺诈行为而由他人暂时控制,则仍不能认定被害人失去了对财物的占有,行为人通过秘密方式取得财物,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88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并不能得出已经有其他法律法规规范的违法行为不应当再认定为犯罪行为的结论,例如,盗窃行为,侵犯了他人财产权利,依据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 》总第38集(2004年第3集) [5] 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关于挪用国库券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 [6] 参见《刑事审判参考》总第27集(2002年第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487.html -
了解详情
被意图的目的或结果就可以实现。最为典型的就是盗窃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要实施了盗窃行为,非法占有的目的就有可能实现,但客观上最终是否实现了非法占有的目的,对于 作为一罪的想象竞合犯同样侵犯数个不同的法益。因此,如何处理短缩二行为犯的罪数问题,关键在于认定行为数。 2.行为数的判断 短缩二行为犯的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92.html -
了解详情
得商榷。实际上无论将公款挪用公国有公司、企业还是挪用给公有公司、企业使用,挪用行为给国家或者集体的公款所有权造成的危害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仅仅只有量上的不同 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案件,对此应当如何认定,各共犯的刑事责任又应当如何确定,司法实践中均不无异议。⑦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2.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行为;盗窃、损毁油气管道设施、电力电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水利防汛工程设施或者水文监测、测量 ,又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可以依法追究民事责任的行为,在实践当中应当如何认定,不无疑问;而在当前强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的前提之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47.html -
了解详情
或相关银行无法以被害人的身份出现在刑事诉讼程序中。 五、出售、赠送伪卡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在《刑法修正案(五)》出台前,在司法实践中有人认为出售、赠送伪造 现或消费(比如伪造他人签名,或使用伪造的身份证等);(三)接受他人通过盗窃、捡拾、骗取等方式获得的他人的信用卡并使用的。如果行为人以低价收买了他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44.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抢劫是严重且常发的案件,但司法实践中对如何认定抢劫罪中的暴力手段及强取行为有不同的观点,笔者就实践中,对如何认定抢劫罪中 处罚。 二、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语言威胁是否属于严重的暴力威胁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04.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例,尽管已生效,但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一直存有争议。对显失公正的行为如何认定并作出更妥当、更符合现实需要的变更判决,笔者的探讨或许并没有给出完美 ,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