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应当依据司法机关的判决来判断,而不是由工伤认定机构或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行判断,否则将有越权定罪的嫌疑。 (2)过失 。个人对社保经办机构侵害自己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3、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救济途径 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582.html -
了解详情
了认定之后,用人单位又以对劳动者工伤认定有异议为由提起行政诉讼,经过行政诉讼的一、二审程序后,然后就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再进入民事诉讼的一裁二审程序。由于 ;3、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为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该司法解释以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63.html -
了解详情
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 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78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即劳动法也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摆在其立法宗旨的第一位。换句话说,在工伤认定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事实上已经用该个案告诉我们,即任何 ,由于上述16个配套文件的法律层级事实上都是处于规章层次。而在现行的行政诉讼体制下,我们知道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只包括法律和法规,规章只能起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577.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此举必然导致审判权替代行政权,这与行政权与审判权分离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另外,工伤保险赔偿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部分,二是由用人 和程序直接做出处理,而应当告知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对认定结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即职工因为正当理由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36.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判决书被选登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时,最高人民法院将其改造成如下表述: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虽然与民事诉讼时效不同,但在判断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参照 民法规范的前提在于行政法欠缺相应的规定,换言之,行政法存在漏洞。举例来说,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能否直接适用诉讼时效的计算规则?《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59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裁决和行政确认文书等当作法定依据,直接作出民事判决。如果有关当事人提起的行政诉讼的生效判决与民事判决不一致的,再通过启动民事再审程序予以解决。有的 关系到赔偿适用标准甚至赔偿主体问题。由于对工伤认定不服需要通过行政诉讼,如果通过所有诉讼程序,伤者要拿到赔偿款何其艰辛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可以将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20.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不是为了工作,并不是所有因公外出期间发生的伤害和交通事故都可以归结为工伤。2005年8月22日,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中院认为,事故发生地点的公安 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按目前的规定, 在工伤认定环节至少可以拖4轮程序。在第一次行政诉讼二审撤销原认定、判令重新认定的情况下,则可以引发8轮博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04.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结案2件;公证案件中,判决维持2件,判决撤销2件,撤诉2件;工伤认定案件中,判决维持38件,判决撤销28件,撤诉18件,责令履行4件 变迁,给人民法院受理涉及准行政行为的案件带来不稳定因素。譬如,对公证行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在司法界一直存在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公证处是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独立的主体资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40.html -
了解详情
和特莱维公司系由王作新、曲叶丽夫妇控制之关联公司的认定,依据充分。 二、欧宝公司和特莱维公司就争议的8650万元是否 案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6年9月19日发布) 关键词 行政诉讼/工伤认定/程序性行政行为/受理 裁判要点 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程序性行政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3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