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人死亡的,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以上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不论情节轻重与否,被告人若不具备法定的减轻处罚的情节则必须在十年 、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2682.html -
了解详情
致人死亡的,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以上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不论情节轻重与否,被告人若不具备法定的减轻处罚的情节则必须在十年 、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7797.html -
了解详情
不接,这钱对我来说是要给我妈妈现在看病用的,我实在没办法多次去要,连她家人都说不管这事,我现在很气很想把她打一顿,可是我又担心会不会被捉起来 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634.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同意后一种意见。具体理由如下: 刑法第239条第二款对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犯罪行为规定了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死刑,这一规定意味着刑法对上述 在通常情况下不会介入绑架行为中的因素,而没有该因素的介入一般不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然而,如果介入因素是正常的,则因果关系不能中断,行为人依然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044.html -
了解详情
减轻处罚。 1、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在审理死刑案件时,一旦发现行为人在作案时未满18周岁,不能判处 就判处死刑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予以纠正。对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可以判处死刑。3、犯罪动机,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38.html -
了解详情
某乙头部重伤。某乙由于颅内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1997年10月4日死亡。某甲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犯罪行为发生于新刑法实施之前,而 ),或者说是一种犯罪能力(Deliktsfahighkeit)。[25]据此,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虽然可以受到社会伦理观念的谴责,但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2.html -
了解详情
某乙头部重伤。某乙由于颅内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1997年10月4日死亡。某甲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犯罪行为发生于新刑法实施之前,而 ),或者说是一种犯罪能力(Deliktsfahighkeit)。(25)据此,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虽然可以受到社会伦理观念的谴责,但由于缺乏辨别是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552.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放任了防卫行为的实施,最终导致了防卫行为发生了危害社会的后果。所以,防卫人由于放任防卫行为,超越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发生了危害后果,理应承担刑事责任。此 具有防卫性质,但超过了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被告人邓玉娇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案发后,邓玉娇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560.html -
了解详情
客体、时间、场所及其他情况,②给犯罪的被害人所造成的损害或者危险的轻重,③故意的强度或者过失的程度。法官还必须就下列事项考量犯人的犯罪能力。①犯罪的动机 内量刑时,(注:根据1997年中国刑法典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由于行为人不满18岁,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