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当行为人意图将手中的权力与他人的财物进行交换时,就侵犯了这一客体,至于行为人是否实际为他人 索取或者收受贿赂,自然能够构成受贿罪,但是如果利用过去或者将来所拥有的职务,是否能够构成受贿罪呢?对此,应当予以进一步分析。2000年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58.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 (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1、犯罪主体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包括工作单位、部门、职务、职权、级别及获得上述职务、职权相应的 实业总公司的法人执照,以上证据证明南阳某实业总公司是国有企业,被告人孙某是国有企业的总经理,是国家工作人员,负有管理单位财务、人事等职权,具有职务便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40.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和公私财产所有权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受贿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义务 对于以上所存在的争议,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根据法律条文 惩治接受财物的行为,而不惩治接受其他利益的行为,对国家工作人员廉洁义务的保护是否全面?是否与受贿的本质相冲突?按照我们对受贿罪侵犯的直接客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07.html -
了解详情
形态的认定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第三、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其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并对它具体所指做出了具体的说明。第四、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 1.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这类挪用公款罪的成立,没有数额和时间的限制,这是否意味着,司法实践对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不论数额大小一律构成犯罪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2.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的是受贿罪。此款规定了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即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 能否成为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主要是看佛教协会的工作人员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中第三条的规定属于受委托从事公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08.html -
了解详情
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这三个机构监督的范围基本上都是国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失职渎职的行为,但却是马路警察,各管一段。这显然不利于贪污腐败 ,人民检察院应当或者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毫无疑问,人民检察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的权力,直接关系到对犯罪行为的有效追诉以及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50.html -
了解详情
背离职责的行为无疑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义务。因为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就不应当接受他人的利益。如果接受了他人的利益,而不管是否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 犯罪的本质及其要件后,从微观视角去浅析一下侦破对策。 行受贿案件的个案侦查工作,尤其要注重侦查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整个侦查部署必须严格置于一个完整的侦查系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96.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国外也有许多学者持相同的主张。(11)还有一种观点与此类似,认为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活动的廉洁性。(12)第四种观点是不可 的主观要件。至于财物是否到手,是否贪赃枉法,是否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而只是个量刑情节的问题。 廉洁奉公是一切国家工作人员的为政之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11.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认为,从《批复》内容看,其所要解决的显然是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中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主体的问题,并不当然排斥这些受委托人员中 而不是所挪用的单位资金的性质。 之所以如此规定,其立法意图非常明显:既然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负有维护职务廉洁性的更高义务,不论挪用的其所在单位的资金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32.html -
了解详情
公款是否归还、是否构成贪污在时间上需要有一个期限,在金额上需要达到一定数量。当然,还要注意挪用公款的其他情节。司法实践中,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 行为对公款财产所有权的侵犯,真正侵害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体也是国家工作人员的挪用行为,而不是公款的具体用途,故也不应作为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