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换句话说,认定某一行为是否属于涉外犯罪,并不要求同时具备上述三方面的条件。任何一种按照本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只要具备其中之一的涉外因素, 确定,国际审判也可以按照国际法的一般原则事后确定某些行为的犯罪性,大部分国际犯罪的行为都直接破坏或危及国际社会秩序、人类生存环境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43.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之一。若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不可能构成犯罪,也就当然不可能构成经济犯罪。对于经济犯罪造成的他人损害,也不存在按照公平原则判令该 该有效合同可能已经得到部分履行,但尚未履行完毕;其二,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因经济犯罪行为受到损失,即受害人受到的财产损失或者财产利益损失与该有效合同和经济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0.html -
了解详情
总的标题确定为处罚的基础或者前提,[4]我国内地刑法典(1997年)确定为犯罪和刑事责任,我国台湾地区现行刑法典确定为刑事责任,美国模范刑法典(1962年 ]笔者认为,该观点值得商榷。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刑法典对法人是否构成犯罪必须做出明确的规定。澳门刑法典第10条只是表明法律可以规定不仅仅是自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46.html -
了解详情
而前期旧派的表现更为极端。如贝卡里亚虽不否认意志自由是构成犯罪的前提,但在犯罪本质上持客观主义立场,他非常小心翼翼地回避了以往刑法学家们津津乐道 。 [38]如法院决定是否立案时能否考虑行为人人格,在其后定罪中为何不能考虑犯罪人格等问题,毕竟刑事自诉案件不同于公诉案件,整体而言前者社会危害性往往较后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13.html -
了解详情
(2)聚集的众人是否包括一般参加者? 有学者认为,聚集的众人不包括未构成犯罪的一般参加者。[23]也有学者认为聚集的众人中既有首要分子和积极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公安厅2000年《关于办理聚众斗殴等几类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也认为,对斗殴双方均有聚众斗殴故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31.html -
了解详情
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按照法益侵害说,仅仅依据刑法规范来判断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这是法益侵害说的基本观点),显然无法实现刑法与民族习惯法之间的 是防止对第三方造成明显的伤害。[28]因而,作为对刑事法治起着根本性指导作用的犯罪本质理论,必须能够在刑法与民族文化之间实现有效沟通。 在我国民族地区刑事法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51.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作为事实,仅仅是一种技术。将该技术、方法传授给他人,本身并不构成犯罪,只有在传授该方法以后,接受者使用该技术、方法,实施盗窃、运送毒品 。 三、先决性罪名的实务操作分析 在罪名渊源方面,我国1979年的刑法没有传授犯罪方法这个罪名,1983年9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29.html -
了解详情
、被胁迫、认识错误、警察圈套等{2} (P.89-1oo)。积极抗辩是独立于犯罪本体要件的事实,二者共同决定着裁判者认定事实的范围。 通常,实施了 facie)之前被告人甚至都无需提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即使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构成犯罪要件,也属于积极行使辩护权,不会因此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2.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作为事实,仅仅是一种技术。将该技术、方法传授给他人,本身并不构成犯罪,只有在传授该方法以后,接受者使用该技术、方法,实施盗窃、运送毒品 。 三、先决性罪名的实务操作分析 在罪名渊源方面,我国1979年的刑法没有传授犯罪方法这个罪名,1983年9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24.html -
了解详情
个久而未决问题的理论争议 第一,对于单位成员实施刑法分则规定只有自然人才可以构成犯罪时,对单位能否处罚?对自然人能否处罚?对于前一个问题,几乎一致 ,理论上存在法人拟制说和法人实在说的纷争。 [28]周密主编:《美国经济犯罪和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29]替代责任原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