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主动援用制度是密切相关且一脉相承的。 在以前苏俄民法典为代表的不少社会主义国家民事立法上,对此问题则持另一种态度。其立法上一般只规定时效期间届满后 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法院对此类案件以调解的方式结案,由于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可据以强制执行,这就意味着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09.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那么也就具有了判决的终局性和执行力。于是实践中有不少当事人因事后对调解书不服,到检察机关来申诉。但民事诉讼并没有赋予人民 的再审,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基层法院无权审理上级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民事案件,而且司法实践中接受的法院大多指令下级法院再审将检察机关置于一般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 ⑶、在调解生效的时间上,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9条第3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人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即调解采取签收生效政策,这一规定, 民事诉讼法对调解的规定只有短短的七条,且只作了概括性的规定,对调解程序等没有规定,不能满足法院诉讼调解的需要,为此我国的调解笔者认为必须向以下几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06.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因此,我们有必要细化传唤的立法规定,从而强化传唤的法律效力。笔者认为,可以规定只要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接到了法院的传唤通知,如果故意不到庭或 因此,要使大多数公民能轻而易举地使用简易程序,我们可以考虑将起诉状、判决书、调解书等采用简略的形式,这样既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又有利于法院的审理活动,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7.html -
了解详情
一)对法院行使监督权自行启动再审程序缺乏必要的约束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 所规定的不能上诉、也不能申请复议的其他判决、裁定;3、生效的调解书;4、生效的离婚判决等。 结语 从保证案件公正处理的角度考虑,只要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4.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再审程序予以纠正。设立这一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纠正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错误而采取的一个特殊的审判救济程序,即对认为本院或下级法院生效的判决 )在自身监督方面规定不科学、不完善。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2.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调解制度贯穿于诉讼过程始终,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即可启动调解程序,并且对于调解的期限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实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压促调、久调不判的现象。关于调解协议效力的局限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80.html -
了解详情
胜利后,孙中山先生大力引进西方法制,建立西方法制体系,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中国实行开来。建国初期,审判方式一直沿用抗战时期的马锡五审判方式, 中国《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04.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调解制度贯穿于诉讼过程始终,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即可启动调解程序,并且对于调解的期限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实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压促调、久调不判的现象。关于调解协议效力的局限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36.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调解制度贯穿于诉讼过程始终,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即可启动调解程序,并且对于调解的期限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实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以压促调、久调不判的现象。关于调解协议效力的局限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8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