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基本范畴。不管是在宪法委员会的判决,还是各式各样的宪法学论著,或者是以公民和官员为主体的公共话语体系中,基本权利的表述都频繁出现,并构成了其他 年第6期,第129页。 [28] 同注①,p86. [29] 萧淑芬:《基本权利基本理论之继受与展望台日比较》,(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7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裁判实践经验的理论表达,凝聚着人们对法律世界特别是司法裁判的方式、路径和结果的理解和智慧,是法律人自我构造出来又独立于法律人的客观知识体系。德国 简单的客观主义适用论,而是主客观相统一,遵循法律解释理论。法官的司法解释过程体现出了多维因素的互动与合作而非仅限于法律文本的简单适用。表现在宪法学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323.html -
了解详情
力量来保护宪法。 第二,构建了一套非常政治的宪法学说体系。施米特对于魏玛宪法的批判是基于他的一整套系统的宪法学理论,他首先区分了两种宪法概念或理论, 因为,国家理由先于个人权利,国家不是为了个人而存在的。显然,施米特的这个国家理由论与自由主义的国家学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后者看来,国家是由个人构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19.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化。但是宪法解释毕竟不能完全代替立法,宪法解释所解决的主要是宪法规范的含义问题,至于能否与民法体系真正和谐却未必会被充分考虑,而如果由立法机关对 到宪法规范——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年版,前注9,第三编,第二章:“宪法的民法基础。” [38] 苏俊雄:“从‘整合理论’之观点论个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1.html -
了解详情
的伟大事业,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惧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德,建议将宪法序言的第七自然段或宪法修正案第十二条的最后一句修改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 ,第59页。[3]参见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3页。[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6.html -
了解详情
走向成熟,不仅要创新理论,完善学科体系,更要注重研究方法上的突破。科学主义已经成为宪法学理论繁荣的障碍,超越科学主义机械的分析方法,实现人文化的理论综合,是中国宪法学 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4]参见童之伟:《在论用社会权利分析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6.html -
了解详情
许多层面被放大。对于宪法学的研究而言,关注宪法典的完善固然重要,但关注制度的长期发展能力及其对社会关系变迁的包容性,则更有利于发挥理论本身的实践功能。参考 通讯(第一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38]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22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44.html -
了解详情
走向成熟,不仅要创新理论,完善学科体系,更要注重研究方法上的突破。科学主义已经成为宪法学理论繁荣的障碍,超越科学主义机械的分析方法,实现人文化的理论综合,是中国宪法学 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4]参见童之伟:《在论用社会权利分析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09.html -
了解详情
条款具体化。但是宪法解释毕竟不能完全代替立法,宪法解释所解决的主要是宪法规范的含义问题,至于能否与民法体系真正和谐却未必会被充分考虑,而如果由立法机关对 宪法规范-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年版,前注9,第三编,第二章:“宪法的民法基础。”[38]苏俊雄:“从‘整合理论’之观点论个案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63.html -
了解详情
“防御权”概念最早出现于德国联邦宪法法院1958年的“吕特判决”(Lüth-Uteil),[1]而后成为当代宪法学普遍使用的概念。[2]我国宪法作为社会主义宪法,在理念上 4] 关于防御权功能的定义,参见,李惠宗:《宪法要义》,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页91;李建良:“基本权利理论体系之构成及其思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