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赡养公婆的义务吗?根据我们的上述分析,未丧偶儿媳对公婆仅承担协助赡养的义务。既然儿子都不赡养自己父母了,那儿媳还协助谁啊?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公序良俗原则, 有遗嘱的情形不多,而在遗嘱中明确指明遗产只归子女个人所有的情形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或法律意识淡薄的地方,被继承人很少会主动立有遗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1575.html -
了解详情
有长期与自己生活的习惯,一般法院都倾向于延续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免让孩子承受父母离异的重大变化:比如证明孩子出生至今都是爷爷奶奶,与孩子朝夕相处,相比对方仅工作 比如户口本、单位、居委会、村委会证明或有关法律文书2、被赡养人的身体、经济、居住等情况的证明。3、子女对被赡养人的赡养情况的证明。4、子女各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8399.html -
了解详情
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子女以停止尽赡养义务相威胁,干涉父母再婚,或者因父母再婚而不再履行赡养义务,都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夫妻共同 结婚证,才能确立夫妻关系。如同青年男女的未婚同居一样,老年同居、“走婚”并不受法律的保护,当“走婚”遇到了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比如,“走婚”老人突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900.html -
了解详情
开始之后,遗产处理之前死亡。(2)继承人范围不同。转继承人可以是被继承人的子女,也可以是被继承人的其他法定继承人。在没有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下, 共同生活的内容,即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子女赡养老年父母以及夫妻之间扶养、兄弟姐妹之间扶养、祖孙之间抚养、赡养等。这种既存的生活关系使法律赋予他们对死亡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411.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近亲属不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畴(例如侄子等),这些近亲属对于被继承人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又不能依法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则有可能导致老无所养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46.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近亲属不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畴(例如侄子等),这些近亲属对于被继承人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又不能依法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则有可能导致老无所养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06.html -
了解详情
是父子血缘天性的伦理升华。在传统社会,孝不仅具有伦理上的正确性,而且具有法律上的正确性。因此,在家庭代际关系中,往往是父辈强势;婆媳关系表现出来 生产方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因此,国家政策及主导意识形态依然强调子女要赡养父母的义务和道德责任。而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不仅具有强大的舆论生产能力,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66.html -
了解详情
的,由其直系卑血亲代位继承。另外,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 无嫡长子由嫡长孙继承,无嫡长孙由庶子继承。新中国成立后,在法律文件和司法实践中规定父母与子女是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继承开始时,当死者是子女,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839.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在家庭成员间相互供养之权利义务,包括父母抚养子女、夫妻相互扶养、成年子女赡养年老父母,即抚养、扶养、赡养之监护义务。对于无家庭成员承担监护义务 有所扶公平正义体现 2006年通过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12条规定在法律面前获得平等承认,缔约国确认残疾人在生活等各方面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802.html -
了解详情
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处分的个人财产合法,且遗嘱在形式上符合要求即具有法律效力。据此,遗嘱人可以订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部分或者全部法定继承人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62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