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价值3000元的公共财物时,会得出既不构成贪污罪又不构成诈骗罪的结论。可是,一般人骗取价值3000元的公共财物的,无疑构成 ,纯属偶然,不必当真。也就是说,该规定属于注意规定,是可以删除的规定。不管是否存在该规定,都应同样处理。 由于我国刑法理论在法条竞合认定和处理原则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23.html -
了解详情
复行为犯 由于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我国没有典型的结合犯,为便于说明,本文不在我国是否存在典型结合犯这一问题上纠缠,而是直接将由复数行为完成的犯罪称为复行为 作为的诈骗罪予以处罚,但在不能肯定后行为人的保证人地位的场合,先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单独正犯,利用后行为人的部分可以评价为间接正犯,这样,不处罚后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61.html -
了解详情
复行为犯 由于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我国没有典型的结合犯,为便于说明,本文不在我国是否存在典型结合犯这一问题上纠缠,而是直接将由复数行为完成的犯罪称为复行为 作为的诈骗罪予以处罚,但在不能肯定后行为人的保证人地位的场合,先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单独正犯,利用后行为人的部分可以评价为间接正犯,这样,不处罚后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0.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上述犯罪,但若其教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或与其共同行医或进行节育手术,是否构成上述犯罪的共犯? 日本判例认为,医生加功于非医生非法行医的,不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311页。 [11] 参见杜国强:保险诈骗罪共犯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05年1月(上),第22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9.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最重要的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该法明文规定了各种保险诈骗活动,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不违反保险法律、法规,仅违反保险行政法规,也 着一些保险诈骗案件能否构成犯罪。对此问题,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我国刑法中的保险诈骗罪实质上仅存在既遂形态,只存在罪之是否成立的问题,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8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欺诈不能构成诈骗罪。主要理由是:第一,法院能否被欺骗的问题。从本质上分析,民事诉讼采取的是形式真实主义,而不问法院是否陷于错误。很多 欺骗行为对方产生认识错误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诈骗罪,尤其是三角欺诈,与诉讼欺诈在形式上具有极大的一致性:二者均存在三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93.html -
了解详情
元巨款的故意和目的,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占429700元巨款的行为,但对于何鹏是否构成侵占罪还应从法理和立法以及实践中的情况作进一步分析。他指出,从当前 的欺骗行为,并且机器是不能被骗的,故不能构成诈骗罪,当然也不可能成立作为诈骗罪特殊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罪。 [2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许霆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41.html -
了解详情
罪。比如利用婚姻关系进行诈骗的,俗称 “放鸽子”的行为,通常认定为构成诈骗罪。因些,构成本罪的“合同”不包括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 占有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因此,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主观故意是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本罪的关键。这一问题的焦点是“非法占有目的”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26.html -
了解详情
第9期。)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各有偏颇。对金融诈骗罪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构成要件,要根据刑法对各罪的具体规定而定。(一)金融 刑法对并非必然具有占有目的骗取信用证行为也作为“诈骗”看待。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刑法中金融诈骗罪中的“诈骗”包括骗取财物型诈骗和虚假陈述型欺诈两种情形。对于无非法占有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0.html -
了解详情
对冒用行为的法律评价,仅以盗窃罪一罪论处即可,而不宜将冒用行为评价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行为。四、盗窃信用卡在挂失之后使用的定性问题信用卡如遇遗失或被盗窃 形式之一,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囊括。其实质要件还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否规定“明知无力偿还”,则并不重要。在司法实践中,如遇有明知无力偿还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