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斥的态度,认为刑事和解制度是对我国刑事法基本原则的严重悖离。马静华教授认为:刑事和解在最终实体处分时作出低于法定刑的处罚或者免于刑罚,在一定程度上,这违反 人生追求,对富足、祥和、有序的价值渴望人们对法的理解与渴望,恐怕不只是抽象的、国家颁布的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更看重的是此情此景中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34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原则,目的都在于达到案件的客观真实。⑨客观真实原则是民事诉讼的一项主要原则,它是统辖其他民事诉讼原则的一条原则[10] 从原苏联和东欧学者关于客观真实 辩论的机会,当事人仍然会认为裁判对事实的认定是正确的,或者至少会理解法院对事实的认定。 (二)防止突袭性裁判 突袭性裁判是指法院在未能使当事人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37.html -
了解详情
新证据的认定也有待于更加明确。 其次,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此条件的规定理解起来最容易使人滋生歧义,也最难把握。表现在:A 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意思自治,减少国家干预。 意思自治在民事诉讼中体现出来,就是当事人依法享有民事诉讼处分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当事人对请求权的处分,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0.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官还欠缺对诉讼程序的基本价值取向、诉讼模式、原则等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对释明权的制度基础、功能、作用有正确的把握。 四、防范不当行使释明权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释明权的价值理念。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采用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释明权的运用必然对辩论原则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668.html -
了解详情
1998年全国检察系统共查处违法违纪人员1641人,其中给与党纪政纪处分的1258人,追究刑事责任的116人。经大规模教育整顿后,司法腐败现象有所好转。到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203页[14]黄松有:《中国现代民事审判权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页[15]贺卫方:《超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73.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对第一个依据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不大,很少述及,但是对于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理解,理论界争议较大,没有统一定论,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乱列、滥 法院不能强迫其行使,否则,就有悖于无独第三人的性质,有悖于处分原则的精神,还有悖于无诉即无审判的诉讼原理,所以应当取消这一参诉方式。另外,无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92.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形。在不存在被告反诉情况下,狭义的撤诉通常会直接导致诉讼的终结。撤诉是诉讼活动中处分原则的具体体现。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 。 我国《民法通则》第七章就诉讼时效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上的差异,民法通则对当事人撤诉后诉讼时效是否中断没有明文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52.html -
了解详情
所决定,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我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夫妻财产制和夫妻财产分割原则。 二、我国三部《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分割原则的规定 (一)1950《 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2、概述 2001《婚姻法》仍然将婚后所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923.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对第一个依据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不大,很少述及,但是对于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理解,理论界争议较大,没有统一定论,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乱列、滥 法院不能强迫其行使,否则,就有悖于无独第三人的性质,有悖于处分原则的精神,还有悖于无诉即无审判的诉讼原理,所以应当取消这一参诉方式。另外,无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7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原则,目的都在于达到案件的客观真实。”⑨客观真实原则是民事诉讼的一项主要原则,它是“统辖其他民事诉讼原则的一条原则”[10]从原苏联和东欧学者关于客观真实 辩论的机会,当事人仍然会认为裁判对事实的认定是正确的,或者至少会理解法院对事实的认定。(二)防止突袭性裁判突袭性裁判是指法院在未能使当事人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