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分清责任。可见,这一条规定没有任何责任分配、追究的意思,而是为了尽快将交通事故处理完。该规定符合行政目的,却并不能够提供《刑法》第133条逃逸所要求的 所要求的结果作为另一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结果进行二次评价,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如果先前行为可以是犯罪行为,那么会对同一个因果流程进行两次评价,所有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4.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行人与汽车司机之间的注意义务,根据危险分配的目的,从行人一方来说应承担遵守交通规则,不妨碍汽车正常行驶为目的的防止危险发生的义务;从司机一方来说,应承担遵守 ,行为人有时间及能力避免危害结果的,不适用信赖原则。相对于德、日等国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广泛适用信赖原则,他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还不能赞同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1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有时间及能力避免危害结果的,不适用信赖原则。相对于德、日等国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广泛适用信赖原则,姜伟教授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还不 的发展,社会管理、生产活动日益复杂化,过失犯罪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交通肇事、重大责任事故、玩忽职守一般均属于业务上的过失犯罪。可见,业务过失犯罪在整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0.html -
了解详情
。[4](P195~196) 此后,德国联邦法院不断将信赖原则适用于处理交通事故。到了1954年7月24日德国联邦最高法院与刑庭联合总会决议时,已 增.过失论[J].刑事法杂志,第16卷,(3). [11]翟唳霞.刑事上信赖原则之理论与实务[J].刑事法杂志,第16卷,(5). [12][德]耶赛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7.html -
了解详情
或接近于无过失归责的解释。在这些国家,法律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分担的看法始终没有放弃模式一的处理方式,但是逐渐地吸纳了模式二与模式三的主张将严格 基础的侵权法的最佳理由是能确保所有的交通事故受害人得到基本的经济损失补偿,针对经济损失实行有多少损失填补多少损失的原则,就受害人获得的赔偿而言较为均衡,倾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09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责任,以及按照何种罪名追究刑事责任值得研究。 一、实践中的处理方法 在上述案例中,由于现场遭到破坏,导致交通事故的责任难以确定,对此,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时再重复予以考虑。这一规定体现禁止重复评价的思想。虽然在我国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并未明立法化,但在相关的司法解释及一些得到公认的刑法理论都有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94.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过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主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教程》,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6]于敏 ,载《政法论丛》2004年4月第4期。王洪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取向》,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5月第3期。时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49.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原则。商业三者险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即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担的事故责任来确定其赔偿责任。机动车强制保险实施后,无论被保险人是否在交通 实施前没有实行机动车强制保险的地方,又没有地方性法规规定实行强制保险的,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自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4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及责任程度的重要理论,也是直接与过失相联系的刑法理论。 所谓信赖原则(der vertrauensgrundsatz )是指当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时,如果可以信赖被害人或者第三人 有时间及能力避免危害结果的,不适用信赖原则。相对于德、日等国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广泛适用信赖原则,他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还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2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在确定相关的责任主体时,《解释》依据了什么样的原则和精神? 答:责任主体的确定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涉及到由谁承担侵权责任、 交强险情形下直接按照侵权责任规则处理所获得的赔偿要多,有的时候甚至多很多。这就为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问题作出专门规定奠定了现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6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