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提出了新的证据证明原来裁判的认定与客观事实不符也决不能轻易推翻原有的裁判,否则将会否定程序的公正性,也会损害司法的权威性。在发现新的证据以后 证据的权利,而且这些证据又具有优先于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的效力,这无疑会给滥用职权的行为提供机会,当事人也会利用这种法律上的缺口诱使法官实施有利于自己的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4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强制措施容易给公民、法人(主要是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必须有法律途径予以救济。因此应当作出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 年第5期8.同上9.在目前抗SARS的过程中出现了借此“必要性”的名义滥用职权的现象具体参见程洁《“非典”时期为政府防疫法律体制把脉》清华大学法学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26.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行为,如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扣押人质解决纠纷的行为;滥用职权行为,如为泄私愤,工商管理人员吊销个人体户执照的行为;等等。上述行为均属于职务行为, 国家机关正常开展工作。金钱赔偿方式的适用范围较广,无论是人身自由还是生命健康权的损害,都可以通过计算或者估算进行适当的金钱赔偿。返还财产是国家机关将违法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4.html -
了解详情
、公益诉讼、机关诉讼、当事人诉讼等七类。一、撤销诉讼撤销诉讼是对违法损害人民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之行政诉讼。“撤销诉讼可谓行政诉讼之核心, 允许法院进行裁判,只有这样,才能依法划清各机关之间权力的界限,防止越权和滥用职权,并减少由于权限交叉而造成的纠纷,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日本等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2.html -
了解详情
年第328号法律)、高利贷犯罪的修改(1996年第108号法律)以及有关滥用职权的罪行(1997年第234号法律),还有在性犯罪问题上所发生的 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犯罪人类学家和生理学家。在未成年人审判中,不允许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损害赔偿。为了保护有关的未成年人,家长或对其有法律授权的人也可以参加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0.html -
了解详情
规章制度”的客观要素或条件?就上述所说的“不服管理”的第一种情况而言,只要认定职工的行为属于“不服管理”,该行为当然属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那么,对“不服 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的规定相违背。事实上,该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行为应当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在行为造成严重危害结果时,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86.html -
了解详情
与“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特定犯罪构成的结果并不矛盾,该罪罪状的表述足以认定该罪是故意犯罪。如果行为人是出于避免国有资产遭受更大损失的愿望,实施 从惩治渎职罪刑法体系协调一致的角度考虑”这一理由同样没有说服力。因为凭什么说滥用职权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就破坏了惩治渎职罪的刑法体系的协调一致呢?事实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61.html -
了解详情
和被选举进入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的权利,有权参加全民公决。 3、被法院认定无行为能力的以及根据法院判决剥夺自由处在监禁在处所的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联邦法律可以规定其他解除提供证词义务的情况。 第五十二条 因犯罪和滥用职权的受害人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国家保障其能诉诸审判机关和对所受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5.html -
了解详情
其处分的财产会在经济利益上得到回报。对自己即将遭受的无对价回报的财产损害,被害人毫无意识。而资格型诈骗则属于当一个人明确认识到他的处分行为并无 职权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诈骗罪(帮助犯)和滥用职权罪(国有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将此类行为认定为贪污罪的共同犯罪有违行为的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228.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终止了对犯罪嫌疑人的追究,似乎不符合被害人的利益,但正确的不起诉并不损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因为,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是以追究名符其实的犯罪嫌疑人的刑事 二是所谓交付审判制度,也称准用起诉程序。告发或告诉人对滥用职权罪及公安调查官滥用职权罪,不服检察官作出的不提起公诉的处分,可以请求法院审理该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8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