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自杀的现象较为常见,其究竟属于教唆自杀抑或属于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则要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使被害人对生命法益将会受损这一事实产生错误认识。如果被害人 汉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认为,被告人蒲连升、王明成的行为虽属故意杀人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参见王可:《全国首例安乐死终审结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29.html -
了解详情
州刑法典规定:犯罪未遂要求行为人具有达到犯罪结果的那种意图,并且要求他确实实施了接近完成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明确表明他形成了那种意图并且将会完成这一犯罪, 定量的立法模式,在刑法中只有对犯罪行为性质的规定,没有对行为的量的要求,而是将判断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任务交由法官来完成,虽然法官在认定具体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48.html -
了解详情
州刑法典规定:犯罪未遂要求行为人具有达到犯罪结果的那种意图,并且要求他确实实施了接近完成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明确表明他形成了那种意图并且将会完成这一犯罪, 定量的立法模式,在刑法中只有对犯罪行为性质的规定,没有对行为的量的要求,而是将判断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任务交由法官来完成,虽然法官在认定具体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31.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较大等规定与德国强迫罪中行为手段的卑鄙性的规定不同,并非是对行为的违法性提出的要求,而是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提出的刑事可罚性要求,是一种规范的 缺乏对情节严重及违法所得数额达到十万元的基础事实的认识,不存在情节严重的故意。 同样的结论也适用于盗窃、诈骗等传统的数额犯。如果行为人将邻居家中的珍贵古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96.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较大等规定与德国强迫罪中行为手段的卑鄙性的规定不同,并非是对行为的违法性提出的要求,而是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提出的刑事可罚性要求,是一种规范的 缺乏对情节严重及违法所得数额达到十万元的基础事实的认识,不存在情节严重的故意。 同样的结论也适用于盗窃、诈骗等传统的数额犯。如果行为人将邻居家中的珍贵古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743.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礼物的行为,也无法成立贪污罪。而这种接受礼物的行为,又是构成要件内的客观行为。因而,贪污罪是选择不作为犯中嵌套一个必要不作为犯。再如,挪用型犯罪中 价值的判断》,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另参见刘娟:《的哥的行为是否属于不作为犯罪》,载《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9期。 [13][德]克劳斯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95.html -
了解详情
中接受礼物的行为,也无法成立贪污罪。而这种接受礼物的行为,又是构成要件内的客观行为。因而,贪污罪是选择不作为犯中嵌套一个必要不作为犯。再如,挪用型犯罪中 等价值的判断》,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另参见刘娟:《的哥的行为是否属于不作为犯罪》,载《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9期。 ⒀[德]克劳斯罗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283.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联系,我们当然只能就各个行为来认定其是否构成犯罪。但是如果这些行为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我们就不能孤立地认定各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不能孤立地讨论 这个原理贯彻到底。伪造货币的行为与出售伪造的货币的行为之间,盗窃信用卡的行为与使用所盗窃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的行为之间,贪赃行为与枉法行为之间,都具有明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15.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侵入计算机系统犯罪。 由于窃用计算机行为的标的是计算机提供的服务,是一种无形的客体,因此,传统刑法理论对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存有争议。随着时代的 的工作,从而实现非法取得和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的行为。 《刑法》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 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20.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即是诸如盗窃罪、抢夺罪、侵占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犯罪所依据的刑法规范之前规范。盗窃、诈骗、抢夺等行为首先即表现为对这一民事性禁止规范的违反。 上的说服力,也要充分考虑到,需要进行刑事违法性判断的行为是否已经成立民事不法,学界以往就丈夫不制止妻子自杀是否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婚内强奸等问题的讨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