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对方次日是否交付成立抢劫既遂与未遂)。另一方面,如果不能肯定上述因果关系,即使当场取得财物,也不能认定为强取财物。例如,实施的暴力 社会管理秩序罪新论{M}.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64.{3}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N}.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1282.{4}{5}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618.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的全部因素,特别是包含了像因果关系和罪过这样一类必要的构成因素时,才负刑事责任。[13] 可见,苏俄刑法学在犯罪构成四要件体系的基础 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73100. [18]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05. [19]陈兴良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615.html -
了解详情
上基本权利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风险社会;预防刑法;风险刑法理论;刑法教义学;法益论;因果关系 【写作年份】2014年 【正文】 导言 似乎只是 危害与犯意之间:从权利保障到风险控制,载北京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科群编:《刑法体系与刑事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页233238。 [7]蔡桂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9.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问题原先是采用因果关系理论或者故意理论解决的,但罗克辛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归责的问题。因此,客观归责理论与风险刑法理论并无关联, ,见前注[18]。 [31]就harm principle这个用语而言,笔者以为翻译为危害原则更符合刑法语境,翻译为损害原则可能更符合其日常语义。本文除引述以外,称为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1.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问题原先是采用因果关系理论或者故意理论解决的,但罗克辛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归责的问题。因此,客观归责理论与风险刑法理论并无关联, ,见前注[18]。 [31]就harm principle这个用语而言,笔者以为翻译为危害原则更符合刑法语境,翻译为损害原则可能更符合其日常语义。本文除引述以外,称为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0.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问题原先是采用因果关系理论或者故意理论解决的,但罗克辛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归责的问题。因此,客观归责理论与风险刑法理论并无关联, 见前注〔18〕 {31}就harm principle这个用语而言,笔者以为翻译为危害原则更符合刑法语境,翻译为损害原则可能更符合其日常语义。本文除引述以外,称为危害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06.html -
了解详情
是立足于整个法律体系而言的,是作为部门法的特殊功能而存在,与刑法事后性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五)刑罚权的契约性:最严厉的制裁性之匡正 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195页。 [6]王学沛:《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刑法的地位和作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736.html -
了解详情
安全罪的话,那么,就要具体判断行为人的行为与最后的结果之间是否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如果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则行为人仍然要构成相应的犯罪;如果不具有相当 适用手册[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423. [3]赵廷光.中国刑法原理分论卷[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174. [4]张明楷.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49.html -
了解详情
安全罪的话,那么,就要具体判断行为人的行为与最后的结果之间是否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如果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则行为人仍然要构成相应的犯罪;如果不具有相当 适用手册[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423. [3]赵廷光.中国刑法原理分论卷[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174. [4]张明楷.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32.html -
了解详情
的重大转向之一。深受19世纪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影响的刑法思维,长期远离刑法生活。如在因果关系上,相当因果关系说仍残留着自然主义烙印,客观归责理论的 责理论[J].北方法学,2009,(5). {21}文海林.以目的为主的综合刑法[J].法学研究,2004,(1). {22}[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