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能进一步激化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三、主体界定方面 上述司法解释中对于法院人事争议案件受理范围仅仅界定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之间因辞职、辞退及 在受理过程中,诉讼主体出现交叉情况,甚至有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案件主体是劳动争议主体从而作出不予受理的通知,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又认为该主体是人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89.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面,对于劳动者而言,用人单位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用种种借口拖欠劳动者工资或劳动报酬与付出有巨大差距;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不为劳动者提供应有的保护 缩。其一,对即时辞职设置事先通知、并说明理由等前提条件。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苏高法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916.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通知原告放假在家等候通知上班。2013年6月,原告在枣庄日报看到被告公司注销公告,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013年7月份,原告向枣庄市峄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了原告的仲裁申请。原告不服,故起诉至人民法院。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106.html -
了解详情
了“关于暂停发放闫某工资和一切福利待遇决定的通知”的处理决定。闫某不服,2001年11月27日到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检察官说法:就闫某与工会之间的 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8447.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即非过失性辞退情况):(一)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 的协议自觉履行。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3)仲裁程序。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729.html -
了解详情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乙任何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024.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劳动者因要求经济补偿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如果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并依据《劳动法》第九十八 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的有关规定处理。原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 号)第3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139.html -
了解详情
年6月2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座谈会纪要,对当前热点、争议焦点问题,做出了统一的规范,两部门 养老统筹。本条款的目的是,该通知所规范的可纳入养老统筹的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赔偿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的,不作为劳动争议处理。 对于本条第三款,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565.html -
了解详情
中适格的主体。既然是适格的主体,那么劳动者与之发生劳动争议就应当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走一裁两审的程序。与此相吻合的类似的法律规定 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三)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四)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08.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时才支付,李某是自动辞职,没有上述两项待遇。李某非常气愤,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但它却拿不出公司要求他递交辞职报告的证据。劳动争议仲裁 。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审核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函〔2003〕35号)中,在职工安置渠道及安置所需费用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