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立法例,英美普通法对公示手段同样没有赋予公信力,其表现就是不承认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在普通法,一个人只能转让他自身享有的所有权(title)。因此 连同登记注册之要求,为所有权提供公示及公信力。〔17〕(p158)既然登记制度建立起来就是为了鼓励和保护信赖登记,因此没有理由保护那些不信赖登记的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52.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人。另外,物权发展到现代,已经是有限制的绝对权,在善意取得制度中,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真正权利人的物权都不能对抗第三人,所以 发挥。要获得这种公信力的合理性基础,不能仅仅凭借国家的强制性来保障,而应更多地建立在真实、有效的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因此,采登记的实质审查主义是登记制度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26.html -
了解详情
的现实问题。 最早发现并开始重视第三人保护问题的是早期的日耳曼法,此法中建立了前手交易瑕疵不及于后手的法则:即使前手交易有瑕疵,但是在物上利益 秩序的代表者,就应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并同时实现交易快捷、顺畅的进行。善意取得制度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产生的。德国民法典以及后来的一些民法典中,均在确认物权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29.html -
了解详情
逐渐认为,几乎所有的责任源于作为合同基础的合意时,他们倾向于将赔偿责任建立在当事人之间而不是一方当事人的合理信赖之上;哪怕案件中存在重要的信赖因素 为营养,始得于信赖主义上开花结果。[27]由权利外观理论中的善意取得制度[28]或表见代理制度可知,表见理论产生的意旨在于保护交易安全。 2. 主要的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74.html -
了解详情
12月29日颁布,1994年7月1日实施至今,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责任的诉讼。公司自该项请求之日起30天内不对董事提起诉讼时,则股东可以代位公司而对董事提起诉讼。⑻⒉原告股东的行为是善意的,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而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7.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行为的直接原因。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将物权行为的无因性与善意取得制度混为一谈,前者涉及所有权人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具体是指基础合同虽然无效,但 不那么接近生活,但借助于它可以把宠杂的现实生活关系依法律技术归纳整理,从而建立起层次清晰的可以控制的法律体系。证主义法学和社会法学之争,但包括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78.html -
了解详情
。预告登记的请求权不但可以对抗不动产的所有权人和其他物权人,从而保证请求权人取得不动产物权,而且可以在不动产的物权人陷于破产时对抗其他债权人,从而保全请求权 机关不实行实质审查,常常发生登记错误,而使交易当事人蒙受损害。如果建立实质审查制度,就可极大地减少交易当事人的损害,保护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01.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请求权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发生条件上的不同。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实际上是建立于损害赔偿基础之上的。鉴于损害赔偿以发生财产损失为前提,而一旦财产遭受 与物权处分人之间订立的合同为有效。[50]此时,如果能够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即善意受让人即时取得物权,而真权利人丧失其物权,自不发生物权请求权于债权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1.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的代表,《法国民法典》上实质意义的法律行为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但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法律行为制度。法典中“几乎没有提及法律行为,在波蒂埃的影响下, 功能。(注:就此问题的讨论,详请参看王轶、关淑芳:“试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第3期。) 三、我国民法上无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07.html -
了解详情
延伸到从物之上。根据德国民法第892、1032及932诸条,用益权还可以善意取得。在涉及权利的场合,则根据有关权利转让的规定设定。依据法律行为以外的原因 了用益权、使用权和居住权。孙宪忠也认为法定居住权是我国未来立法可以考虑建立的制度之一,参见孙宪忠:《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