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有“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犯罪预备、中止或者未遂;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其他犯罪 的,在一年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重伤二级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重伤一级的,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0308.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单处罚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1)对于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 的10%-20%;作用相对较大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 (4)同一案件中有数个从犯的,可依其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等次,比照本条规定分别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0101.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出现了分离,例如:大多数学者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主要表现为过失,但实践中绝大多数防卫过当的案件都被认定为故意犯罪。 (三)关于正当防卫与防卫 如果行为人实施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就表明伤害的意图占据了主导地位,行为人的行为超出了防卫行为的范畴,构成故意犯罪。 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54.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摘要】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松原芳博教授自去年4月开始在日本《法学セミナ-》连载《刑法总论专题研究》( 予以特定的犯罪个别化机能。然而,在上述假想防卫的案件中,这种观点会造成困难。在该案中,由于对伤害他人存在认识(构成要件的故意),从而该当于伤害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23.html -
了解详情
为过失重伤罪,故意伤害罪(包括致人死亡的)或者过失杀人罪、故意杀人罪。否则,就会混淆罪与非罪界限。 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 行为不是一般超过而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则属于防卫过当。 五、对防卫过当的处理 处理防卫过当案件中,如何把握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呢?根据我国刑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3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例如,同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根据是否具有推翻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规定为不同的犯罪。又如,在旧刑法分则中,是否以营利为 公民同犯罪做斗争,强调只要是出于防卫意图,即便造成侵害人伤亡,同样可以免除防卫人的刑事责任。可见,特殊防卫制度强调行为人的防卫意图,淡化客观损害对防卫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概念、犯罪构成及其要件、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和罪数形态等有关犯罪的普遍性问题。这一领域研究中的主要争议问题有: (一)犯罪特征 哲学理论根据。法律事实根据是指犯罪构成及案件中的其他一些事实因素;哲学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决定论及相对意志自由的观点。 (3)三元根据说。这种观点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82.html -
了解详情
假想防卫只有在满足了前三个条件时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所谓的假想防卫。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案件往往不可能直接满足这三个条件。总会存在一些我们难以 酌情追究其刑事责任。据此,我们认为假想防卫的罪过形式也可能存在故意中的间接故意。在现实生活当中,假想防卫人的心理态度是极其复杂的,不能简单笼统的判断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0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例如,同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根据是否具有推翻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规定为不同的犯罪。又如,在旧刑法分则中,是否以营利为 公民同犯罪做斗争,强调只要是出于防卫意图,即便造成侵害人伤亡,同样可以免除防卫人的刑事责任。可见,特殊防卫制度强调行为人的防卫意图,淡化客观损害对防卫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1.html -
了解详情
摘 要 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一直是正当防卫制度的核心问题,它既是正当防卫正当性的重要条件,也成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分界线,几乎司法实务中每个正当防卫案件都要涉及必要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就是说,防卫过当所构成的犯罪中,有已满十四周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53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