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一部权利保护法。这样认识《侵权责任法》的性质更有利于发挥侵权责任法的功能,保护好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在我看来,民法典尽管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 现在的规定以有财产为标准还是以民事责任能力为标准来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承担责任的问题,多数专家认为应当继续采用前者,少数专家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92.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体是受到民法保护的他人的民事权益;这种危险是现实存在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或者盖然性。(3)加害人的不可确定性与共同侵权行为不同,共同危险 教唆、帮助者承担主要责任,但是教唆、帮助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赔偿能力的除外;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加害行为的,由教唆、帮助者承担责任。★部分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0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使与其智力水平不相适宜(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例如委托人之外的第三人(父母为子女设立信托的,尤其子女为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 不应再要求其必须为不知道或不应知道出让人为无处分权人。同时为保护委托人之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我国信托法赋予了债权人享有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信托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59.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过多的不公平交易现象。在这种权利剥夺的背后更主要的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保护,是对弱者的扶助。《合同法》第39-41条对有关格式合同做了详尽规定 对强者的权利限制和义务赋予以及对弱者的服务而实现的,它是合同法的补充法。合同法讲求的是形式公平,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体现实质公平,这与劳动法中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7.html -
了解详情
启动再审程序。为防止一方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保护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生效裁判的相对稳定性和严肃性,对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应当解释为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 证人的范围。我们认为,证人作证的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行为,“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等同。只要具备基本的表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5.html -
了解详情
子女。大家普遍认为,这条司法解释对离异子女的权益保护是不利的,是不符合国情的体现。因为,包括离异子女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子女上大学读书之际都不能完全独立生活 权利不能无故加以剥夺,也不因父母之间的离异而加以阻碍。由于离异子女是未成年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抚养方在子女要求探望父或母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48.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条款,大约应包括4项内容:1.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收养应当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人的扶养、成长,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 民事行为代理权等权利和义务。3.父母亲权的丧失与恢复:(1)规定在父母为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不履行亲权人责任,情节严重,使未成年人蒙受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64.html -
了解详情
的,负连带责任。”《执行意见》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 事故或意外后,社会往往把受害学生作为同情对象而忽视学校权益的保护,把责任全压给校方,这显然是混淆了情感与法律的界限,这样势必会制约学校教育的健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6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续造的方式。我国《民法通则》仅于第90条规定了“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一极为概括的条款,许多问题尚付阙如。《意见》于第121条规定了借贷的 行为无效,第2项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其规范意旨在于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免遭侵害。但依据这两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55.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能力有三种情况,一是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三是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 本人意思而产生,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本人利益,而未成年人即使已有一定年龄和智识,但终究涉世未深,欠缺足够生活经验,因此未成年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