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问全程不间断进行,保持完整性。不得选择性地录制,不得剪接、删改”;要求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应当在看守所讯问室内进行讯问。另一方面,注重结合侦查工作 无法通知、有碍侦查的情形作了界定,同时要求“无法通知、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严格要求拘留、逮捕后,应当立即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476.html -
了解详情
。在指定的居所适用监视居住,既能够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予以限制,防止其逃避诉讼。二是刑事拘留。刑事拘留后,对于涉嫌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可以不将 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当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6)授权公安机关进行技术侦查,并对技术侦查的时机、审批程序、保密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245.html -
了解详情
收取保证金;对其他刑事犯罪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为2侧元至5则元人民币。 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但不得违法进行变相羁押。对在本市、县内无固定住所的犯罪 犯罪嫌疑人,除个人生活必需的费用自理外,其他费用不得由被监视居住人承担。 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后,除有法定情形可以不予通知外,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将《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219.html -
了解详情
正在办理案件的机关或者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如果建议不被接受,必要时检察机关可以撤销原逮捕决定,通知办案机关执行。{11}笔者认为 认为,犯罪嫌疑人被逮捕2个月后,检察机关应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32}笔者认为,这些意见都值得商榷。 近年不少学者主张,应当将未决羁押制度从拘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955.html -
了解详情
羁押。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刑事司法活动中,拘留都是逮捕的前置活动,即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起点大多是刑事拘留决定的实施。本条款作为一项新增条款,意在 如果这份材料的内容属实,证明看守所的体检记录不一定会记录所有刑讯的内容,当嫌疑人受到胁迫不敢告诉看守所实情时,看守所方面也不会产生怀疑。这样一来,看守所的体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50.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入手抓住老年人刑事司法工作中的主要矛盾。 (一)社会基础:老龄化趋势和老年人犯罪状况加剧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占人口总数12%以上,并以每年 记录。如在执行拘留、逮捕之前,就应尽可能向本人或者亲属了解其身体状况、主要疾病甚至心理特点并记录在案,以备老年犯罪嫌疑人在被采取进一步侦查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0.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法院决定逮捕或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一律应当讯问未成年被追诉人。再次,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 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中便规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拘留逮捕等措施,必须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其无法或不宜到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9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刑事诉讼法只是第64条和第71条分别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和逮捕犯罪嫌疑人时需要出示拘留证和逮捕证。 实践中,公安机关也只是出示这些证书,并不 质疑双方证据真实性的机会,双方提供的证人证言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检验,增大了犯罪嫌疑人被定罪的可能性。而且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第157条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40.html -
了解详情
1.这起非法移民惨死案中的被害人已经全部死亡,无一幸存者。 2.在英国和荷兰被拘留的货车司机及其父亲都主张沉默权,以不得强迫自证有罪为由拒绝回答警察的 嫌疑人沉默权,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按照西方国家的沉默权制度,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一旦表示主张沉默权而拒绝回答提问,警察便不得对其进行讯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63.html -
了解详情
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即有权委托辩护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以及被拘留逮捕后不通知其家属,其辩护权显然难以得到保障和实现。 代理人选择信任的人担任 草案第266条并未使用合适成年人的概念,而是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