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移交。 第四十二条公安机关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 其非法入境、非法居留行为处理后,遣送出境。 第一百九十二条对外国人的拘留审查、监视居住或者遣送出境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县级公安机关在作出决定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34.html -
了解详情
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送达判决书。4.延期审理、中止审理和终止审理5.第一审程序的期限,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以内宣判,至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63.html -
了解详情
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送达判决书。4.延期审理、中止审理和终止审理5.第一审程序的期限,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以内宣判,至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033.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需要确认等情形。 重大违法行为是指办案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或者存在刑讯逼供等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人身权利和其他诉讼权利等情形。 犯罪嫌疑人或者逮捕后公安机关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又发现需要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重新作出逮捕决定。 第三百二十三条 对公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280.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聘请律师以及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原则上不予批准;二是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往往也要求必须经过批准;三是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 程序,建立对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的司法审查程序。对于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应当建立事前司法审查程序。由于拘留是在紧急情况下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3.html -
了解详情
的要求),第58条(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期限),第85条(对自侦人员在拘留后询问的时间及程序),第69条(提请逮捕和批捕的 发达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37。 [7]熊秋红.简介新修订的德国刑事诉讼法典[N].法制日报,1995 - 05 - 28。 [8][11][德]阿希姆赫尔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27.html -
了解详情
、并列说、包容说。[1]就实践运行而言,法律规定的粗疏使强制性侦查措施的适用缺乏统一的标准、严格的程序,权力失范和任意适用大行其道,侵害人权现象时有发生 的强制性措施不足,作为仅有的替代羁押措施的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也出现适用范围未作区分,比例原则无法体现的症状。根据调研访谈可知,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41.html -
了解详情
;3.必要性条件: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一般逮捕是实体意义上的逮捕,而“变更型逮捕”是程序意义上的逮捕 进一步的具体分析,以利更好地发挥逮捕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从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对象来看,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1.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2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或者盲、聋、哑人的,律师会见时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应当在场。(2)律师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批准。(3) 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除因国家安全或者侦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450.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形外,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采取逮捕强制措施。 对于被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被告人逃跑的,人民法院可以中止审理。被告人归案、中止审理原因消失后,恢复审理。 机关在办理“醉驾”案件中,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加强协调沟通,简化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以使本辖区内案件处理平稳、量刑基本均衡,确保办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93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