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13条可知:犯罪构成要件只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因为即便行为完全具备了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但确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 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1. [21)邹佳铭.论刑法中的构成行为[J].法学评论,2008,(4):138. [22]高铭暄,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493.html -
了解详情
应成立盗窃、诈骗罪,而非职务侵占罪。 四、财产犯罪之间的竞合 讨论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是为了明晰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及各行为类型的差异,而探讨财产犯罪之间的 [日]山口厚:《刑法总论》(第2版),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3页; [67] 参见张明楷:论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载《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07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动。[31]裸体意识就是一种悲剧意识、问题意识。在悲剧中,一向没有露面的事物,突然对立起来,结果它们相互启发,彼此理解了。[32]因为悲剧通过使人受苦 笔者将其归纳为如下几点:(1)实质解释论的实质解释的对象是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实质解释并不是单纯根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定犯罪,并不意味着将刑法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827.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在表面相竞合,行为人一个行为造成的法益侵害后果只是符合一个犯罪的构成要件,行为人的不法和罪责内容都可以被可考虑的法规之一详尽地评价,是实质的一罪 关系,并不是所谓对立关系,而是指一个法条规定的构成要件与另一法条规定的构成要件存在交叉关系的情形。例如,日本刑法第224条规定:略取或者诱拐未成年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076.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处罚条件,但客观处罚条件在刑法教科书中的位置却有所不同。例如,陈子平教授不仅将客观处罚条件放在犯罪论体系中的构成要件领域进行介绍,认为客观处罚条件 ,不缴纳滞纳金,不接受行政处罚。{10}449周光权教授亦认为,从违法性升降的角度,将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视作客观处罚条件。但似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950.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解释论的问题,对此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5.关于个罪的罪过形式 我国刑法分则中有些犯罪的罪过形式并不清晰,例如交通肇事罪中具备逃逸 证据犯罪进行了尽可能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现行刑法增设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等犯罪的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及刑罚适用作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96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特征的整体,或者包含在特定种类的违法行为的法定概念中的事实,叫做犯罪的构成要件。费尔巴哈指出:客观的可罚性取决于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存在,而具体法律的适用则 法规,即刑法分则条文,也就是中国古代刑法所称之正条,对特定行为的构成要件的规定。但是,在费尔巴哈时代构成要件的概念并没有成熟。因此,罪刑法定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2217.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约束司法者滥用刑事强制措施,从而保障人权。 (一)查明事实的功能 犯罪构成要件不但在刑法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刑事诉讼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指导 构成要件区分为积极的构成要件与消极的构成要件。前者包括犯罪客观要件,后者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要件。其中犯罪客体相当于德日犯罪论体系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910.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归纳案件事实,妥当判断案件事实符合哪种或哪些犯罪的构成要件,并善于运用想象竞合犯的原理,认定相关犯罪。[8] 再次,我国《刑法》分则有5个条文的后段 刑并不低于故意伤害罪,是因为当行为同时符合故意伤害罪与其他暴力性犯罪构成要件时,可以运用竞合论原理从一重处断,最终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例如,立法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66.html -
了解详情
4)在立法上,对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设计与其它犯罪之间的关系梳理并不顺当,对法条关系的考虑并不是特别周密,从而引发法条竞合。所以,在刑法分则中,法条竞合的 ?(2)对于行为性质符合特别法条的构成特征,但因数额、数量未达到特别法条要求时,能否转而以普通法条定罪?法条竞合论中的这两个问题,基本上是我国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