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人员适用缓刑后确定不致再危害社会是缓刑适用的关键要件。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是一种主观判断,是一种预测,然而这一预测并非没基础的 以下有期徒刑”。据此,人民法院在适用缓刑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律规定,对贪污贿赂犯罪应慎用缓刑。 2、建立再犯预测制度,准确把握缓刑适用的条件。“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39.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人员适用缓刑后确定不致再危害社会是缓刑适用的关键要件。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是一种主观判断,是一种预测,然而这一预测并非没基础的 以下有期徒刑。据此,人民法院在适用缓刑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律规定,对贪污贿赂犯罪应慎用缓刑。 2、建立再犯预测制度,准确把握缓刑适用的条件。犯罪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76.html -
了解详情
1984年版,第604页。)。可见,第394条所称“礼物”(包括礼金)与贿赂犯罪中“财物”的外延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礼物”披着一层馈赠、礼仪的 该要件究竟是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在理论上颇有争论,“主要问题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增加了司法实践中办案的困难,尤其是对那些收取了贿赂而尚未给行贿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7.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立法者之所以在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罪状中也要求索贿与收受贿赂一样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犯罪要件,而有别于(公务)受贿罪中对索贿和收受贿赂 与受贿人之间的一个交换条件。【4】有的则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属于受贿罪的主观要件,因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只是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财物与权力相互交换达成的默契。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7.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有充分理由和证据证明这种“许诺”的实际存在问题。有人认为“为他人谋取利益”是一种行为人主观上的意图。我认为这是也不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对它的证明往往只能求助 ,曰:金禁”。这里所谓的受金,即受财,可见财物是当时构成贿赂犯罪的必备要件。我认为,古代之所以以财物为受贿论罪原因有:(1)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4.html -
了解详情
争给我们解决事后受贿性质的认定拓宽了思路,可谓见仁见智。下文笔者将结合受贿的犯罪构成对事后受贿问题予以探讨。首先,受贿罪的客体。在我国刑法学界,关于受贿罪所 以利用职务便利为条件收受贿赂。而先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然后收财的事后受贿完全符合这一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再次,受贿罪的主观要件。肯定说与否定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1442.html -
了解详情
,将介绍买卖妇女、儿童行为作为帮助犯处理符合共同犯罪的合意要求。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共同的犯罪故意,但共同的犯罪故意并不能简单地被理解的共同的故意, 但是不存在作为帮助犯处理的问题,问题的症结就归结为介绍贿赂罪中介绍行为与贿赂犯罪帮助犯的界限问题。不过其属于介绍贿赂罪内部的介绍行为的定性问题,并不妨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827.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彼此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上的共同性就能成立共犯,各自对自己之行为承担责任。第三,作为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各个共犯人只要具有利用他人行为实现自己犯罪的 乙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就不可能侵犯受贿罪的保护法益,其行为也不可能是收受贿赂的行为,换言之,受贿罪的实行行为并非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而是形成权钱交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456.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的犯罪目的等,实际上起到了限缩犯罪的作用。但近年来,出于惩治犯罪的需要,对某些犯罪主观方面要素的解释出现了扩张倾向。例如关于行贿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两高2008年印发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第2款规定,在招标投标、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857.html -
了解详情
是国际公约义务在国内法的体现,亦是国际惩治贿赂犯罪之大势所趋。 二、受贿对象范围扩大且认定中重实际支配,轻形式要件 (一)受贿对象扩至财产性利益 刑法规定 牵连犯客观因素的标准。[19]例如,为了受贿实施滥用职权的行为,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收受贿赂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通常意义上的手段行为(滥用职权)和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1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