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解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10月1日施行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6〕6号)第三条规定 性解除劳动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如果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729.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重大变化,与部分员工解除合同,员工李某因经济补偿金计算问题与单位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每月实发给李某的工资为1900元/ 其改变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另外,对于军人军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79.html -
了解详情
两种情形中双方权利义务的不同,以便双方更好地解决因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纠纷。 劳动合同解除与劳动合同终止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一、劳动合同解除 ,劳动合同自动终止的,用人单位是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合同法》对于此问题做出了新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款规定: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367.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必要条款、约定条款约定不当可能遗留争议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而这些问题或者不足之处,由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引起劳动争议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用人单位 协商、沟通,能够让用人单位少付或者不付经济补偿金。据此,个人认为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合理的离职沟通制度,避免劳动争议。 八、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102.html -
了解详情
吗? 解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10月1日施行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6〕6号)第三条规定 性解除劳动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如果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092.html -
了解详情
员工问题留给收购方解决。政府希望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劳动争议,股权顺利交割,员工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及内容不变。员工则希望,并购能够提高工资及福利待遇 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终止的情形。 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问题:劳动合同终止经济补偿金的问题。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新企业出于用工自主权的考虑,或者将来避免签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49.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需要,实践中总是还会出现一些它并未例举的案件。所以,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完善民事案件案由和科学的规范民事案件案由,笔者提出以下基层人民法院经常运用 往往都不是单一的诉讼请求,一起看似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往往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购买社会保险、支付加班工资等,对于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8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加付的一倍工资9243.75元以及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12808.75元。原告不服,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支付:1、未签订 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应当继续支付双倍工资?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与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即不支持双方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463.html -
了解详情
协商的,不得解除;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如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可不支付 法律没有明确界定“严重”的标准,用人单位应当在规章制度中规定或劳动合同中约定,发生劳动争议后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4)用人单位事先将理由通知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5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主要争议在于支付补偿金的问题。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不负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我国《劳动法》没有对用人单位是否 过多的体现出福利性反而还会让用人单位产生抵触。 4、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主体适用范围有待调整 按照我国现行规定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