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制度。 这里涉及到我国土地政策的变革。1990年,国务院发布了《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俗称为国发 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的。其重点是,2004年8月31日是办理协议出让土地的最后期限,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全面市场化,提高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门槛。事实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80.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是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而不是完整的所有权。承包人只享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部分的处分权,不包括最终的处分权,因此承包人对土地的掌 ,致使土地流转工作无序进行。有的农户之间虽签有协议,但协议内容简单,标的物不明确,权利义务规定不清楚,违约责任不祥,易引发合同纠纷。此外,农户之间自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92.html -
了解详情
,已在村组落户的,是有村民资格的人员,应当享有同等的收益分配权。遗赠扶养协议实际履行,且扶养人和家庭成员户口迁至遗赠人所在村、组的,或者遗赠扶养协议 及财产制度及户籍管理制度框架下,由于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没有实现合理的流动,而且土地使用人与户口又在很大程度上紧密相联系,所以,特殊群体的村民待遇问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5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结合现代民事法理,相邻关系的基本类型可以归纳为相邻排水用水关系、相邻土地使用关系、相邻损害防免关系和相邻越界关系。 (一)相邻排水用水关系 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有关各方必须遵照执行。在水事纠纷解决前,未经各方达成协议或者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在行政区域交界线两侧一定范围内,任何一方不得修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50.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后认为:评估和补缴差价,不仅是现行法律所规定的主要处置方式,是《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所许可的处置方式,而且是国土部所框定的两种方式中 可以变更土地的约定用途。该条所附理由为:物权法既要强调基地使用权人有按用途使用土地的义务,也应准许基地用途在严格条件下的变更。这一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66.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后认为:评估和补缴差价,不仅是现行法律所规定的主要处置方式,是《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所许可的处置方式,而且是国土部所框定的两种方式中 可以变更土地的约定用途。该条所附理由为:物权法既要强调基地使用权人有按用途使用土地的义务,也应准许基地用途在严格条件下的变更。这一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14.html -
了解详情
组建新的法人。即双方出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价入股,合资、合作开发 开发审批备案工作,确保项目的合法性。以协议方式(即不组建项目公司)联合开发房地产,双方应当共同获得政府部门对土地使用、规划许可、项目建设等所有批准手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6.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的民事权利中抽象出来的,直到1954年的法国学者在编纂大学法律系民法学教材时才开始使用与德国民法相同的物权概念,至此,物权的概念终为法国理论界所普遍接受。法国 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应有权利人与相对人对于权利变更的协议,并将权利变更登于土地登记簿册。”该条规定是关于物权变动的规定,即物权的取得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2.html -
了解详情
地向所有权人负担租费的关系,这本质上是不公正的。而在公有体制下,土地使用人面对的不再是个人而是集体或国家,这里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 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当事人可以将该赔偿的数额、支付方式及其排除等作为地上权的内容在协议中约定。”参见孙宪忠著《德国当代物权法》第236-237页。[21]《国有城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2.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所有者核收流转收益金的收据;5、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可采取招标、拍卖、竞价或协议方式进行,须签订定制的流转合同并经区规划国土局审查备案后方能生效。等等, 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准地价是体系化的,不同流转形式的土地使用权利可分化具有不同的价值,从而形成相应的地价体系及评估体系,如转让价格不同于租赁价格、抵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