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应该是一个合同主体问题,它是认定承包合同是否有效抑或无效问题。这是一个承包合同纠纷所涉及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 苏联的法律模式,公共财产受到特殊的保护。其时没有没有私法概念,没有完整的民事活动准则。 [2]《民法通则》颁布后,才有民事权利、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53.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事件,该条规定就是对基于事件引发的民事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二为基于事实行为引发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如《物权法》第34条规定,无权占有 ,这些规范就其本质而言,只是要阻止法律行为因不完备、即因当事人未作任何约定而无效。 [14] 三、物权法中任意性规范的识别和适用 对补充性任意性规范的识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58.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及处置办法;(4)转让费及支付方式;(5)专利权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的处理;(6)过渡期条款; [4](7)税费:(8)违约及索赔; 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登记或公告的事项是专利权的转让这一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是专利权转让合同本身。 2.商标权转让合同 与专利权转让一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67.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一)》第十七条第(二)项的规定,驳回另一方要求房屋转让协议无效的诉讼请求。(以下将这种共有房屋纠纷案称之为该类型案。)法院 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这就是说,在代理活动中,代理人并不因其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而直接取得任何个人利益。而在该类型案中,夫或妻对共同房屋的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76.html -
了解详情
意不生法律上之力。意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源自德国18世纪的理性法学派,并在19世纪德国的民事法律行为学说中居于支配地位。按照这一理论,意思表示的实质在于 台湾民法规定为可撤销。 3、不得以虚伪表示的无效对抗善意第三人。虚伪表示又称伪装表示,基于虚伪表示所为的民事行为,原则上不生效力,但其不生效不得对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6.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公司的债权向其他企业、个人进行转让。对于债权从银行转让至资产管理公司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问题,实践中多无争议,在诉讼中亦鲜有当事人提出异议。而对于资产 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授权制定的,其完全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因此,对该规定的强行性义务的违反同样会产生合同无效的后果。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2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页。 [⑨]董安生著:《民事法律行为------合同、遗嘱和婚姻行为的一般规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⑩]Philippe 对于司法判决,自判决为确定判决之日起3个月。但是对于应公示证书的无效、撤销、废除之决定,其公示期限被缩减为1个月。(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48.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内容可供执行;对法院而言,该判决应当执行但却无法执行。 2.请求权说的观点也不可取。该观点虽然弥补了形成权说诉讼效果不佳之缺陷,也符合诉讼 ,依据该学说,在宣布认为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归于无效的同时,能产生使债务人的财产恢复到行为发生以前状态的法律后果,从而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债权人撤销权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494.html -
了解详情
功能主义的立场为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所作的努力使行政法律行为的涵义脱离了经典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意蕴,但反过来又用传统的法律行为标准来鉴别受案范围中的具体问题 但也不意味着在裁量范围内的绝对自由。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受到民事强行法的控制,违背这些强行法的规定,意思表示的内容即属无效。在行政法中,强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8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概念之改造工程始告一段落。高调登场的民事法律行为肩负着为世界立法贡献中国智慧的重任,论者以为,它解决了内嵌于传统概念中的合法性矛盾,并满足了随着法律 复杂的情况,显然不能一律用包括了各种行为的民事行为一词笼统的予以概括。如果把无效的叫做民事行为,部分无效部分有效的称做什么呢?如果把有瑕疵、可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