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其实不然,人证调查方法也存在着科学化的需要,而且对于职务犯罪侦查来说,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人证调查方法主要包括获取人证的 询问、讯问、勘验检查、调查取证等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符合专业要求的行为方式。 [5]职务犯罪可以分为贪污、贿赂、渎职、侵权四类,而每一类又包括多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97.html -
了解详情
、不正确履行职责而实施的违背职责要求的依法应受刑事制裁的犯罪的行为的总称。 职务犯罪是伴随着公共权力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现阶段,由于我国 约束。所以如果适当提高其收入水平,将有助于为官清廉,克服权力和腐败现象,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注释: ①参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三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1.html -
了解详情
是从人员管理入手,通过选拔和培训来提高职务犯罪侦查人员的侦查业务能力,并通过有效的行为规范和激励机制提升职务犯罪侦查人员的敬业精神,以便充分发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8. [7] 李卫平.各国(地区)职务犯罪侦查机构比较[J].河北法学2004,(7):115-118. [8] 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2.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共同侵占单位财物如何定性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 刑罚量,调节基准刑,但累计增加的刑罚量不得超过基准刑:(1)职务侵占行为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30%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111.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争议。 关键词:犯罪客体犯罪主体客观方面犯罪主观认定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或者 三,公职人员在退职后接受财物。国外事后受贿罪从危害性(事前从事的是不正当职务行为)、主客观相统一(在职时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等方面都足以说明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34.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组成的一个结构性客体。 第四种观点认为:受贿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上述第一种观点没有揭示受贿罪的本质属性,不能全面地 把受贿罪的客体界定为公务人员的廉洁制度,目的就在于通过严惩破坏廉洁制度的行为,教育广大公务人员严格遵守廉洁制度,以保证政治清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65.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应对自己的过错负责。如果指派人和被代理人承担了民事责任后,其向履行职务行为人和代理行为人追偿,应适用先刑后民的原则。值得一提的是第三 研究 2001年第二十三卷第六期 第61页。 ④ 参见陈绍斌 《被害人由于犯罪行为遭受损害之司法救济》 重庆审判 2001年第二期 第31、32页。 ⑤ 例如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7.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到,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公私财物的,要按贪污罪论处,剩下的其他侵占公私财物,数量一般 骗取该单位财物,这就构成了侵犯含有国有资产投资混合型公司、企业财产的贪污行为。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则为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不包括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634.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罪与非罪,后者则关系到普通受贿罪与间接受贿罪的认定(因为间接受贿罪要求行为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普通受贿罪只要求在收受贿赂的场合谋取利益即可) 利用的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共同受贿的故意,如果后者与前者相互勾结,通过后者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达到共同受贿的目的,则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否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9.html -
了解详情
、受贿罪的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在刑法理论与实践中,两个以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共同受贿,可以构成受贿罪共犯自不待言,但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相互 客体是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受贿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其次,侵犯的对象不同,贪污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8.html -
了解详情